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5版:看安徽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5版            看安徽
 

2011年6月24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推动更多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既是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迫切需要,也是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建筑企业在很多领域的技术水平,已达到国际领先,比如高铁、试车场等等,众多建筑企业已把触角伸向国际,向国外进行技术输出。

技术输出你准备好了吗?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郝玲/文

技术输出你准备好了吗?

中铁四局一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王平均来到安哥拉项目部亲切慰问海外项目员工

到中铁四局一公司采访,记者印象最深刻的是,现代的建筑企业已经实现了从劳动密集型向工艺型的转变,肩扛手抬的时代过去了,企业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现在已经走在了技术最前沿。他们在做好国内建筑市场的同时,把眼睛瞄准国外市场,并通过技术输出占领国际市场。

科技创新:为技术输出做好准备

中铁四局一公司总经理王传越告诉记者,要想做好技术输出首先必须进行科技创新,提高企业自身素质,“打铁还需自身硬”。现在的建筑市场技术标准大大提高,要求外观美、速度快、质量高,速度快包括两个要求,一是建设速度快、二是运营速度快,比如铁路由过去的60公里每小时,提高到现在300公里每小时;再比如测量精度由过去毫米级提高到现在的亚毫米级。这些建设过程中的技术标准已经超越了单纯手工能达到的要求,这就要求建筑企业在技术、设备、管理、人才储备等各个方面要创新升级。如果企业对标准的认识不够,交的“学费”将以千万元为单位计算,而有的企业则根本没有实力继续参与竞争,将被迫出局。这些对企业来说可能是一个阵痛的过程,但更是一个跨越发展的机会。

近年来,中铁四局一公司一直致力于技术、管理创新,在试车场、快速制梁等领域已达到国内甚至是国际领先水平。中铁四局一公司承建了目前国内已建成和在建试车场的80%,2010年共承揽了重庆长安试车场等四个试车场,新签合同额达9亿元,占国内试车场施工市场90%以上的份额。试车场内各种特殊道路多达25种,一些道路名称听起来就让人对施工的单位肃然起敬。如搓衣板路、横枕木道、薄饼弯道、斜线坑洼道、泥泞通道以及混凝土驼背弯道等。名字新鲜形象,但施工难度却很大。近几年来,一公司大胆吸收国外先进施工工艺,采用了大量新设备、新材料,使特殊道路预制件模板加工、特殊道路预制件制作安装等一道道技术和施工难题迎刃而解。经专家测定,这些新技术成果均处于国内道路施工领先水平,其中有11项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另外,试车场修复施工技术也是中铁四局一公司的独门绝技。在高附着系数路施工方法上,中铁四局一公司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10多年的试车场施工经历,一公司已先后创造和创新的10多项新技术、新工艺,在国内均处于领先地位,部分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不仅为试车场施工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还为国内今后的试车场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施工经验。

日前,记者走进了中铁四局一公司长临河制梁场,该梁场被铁道部定为快速制梁试点单位,在这里记者感受到了新技术的魅力。在生产指挥调度中心配备了信息化生产调度指挥系统,该系统主要由16个显示屏、46个摄像头与云台、语音系统(24个对讲机)组成,实现了实时统一指挥,解决了各工序交叉繁杂,流水线作业冲突、施工安排不合理等问题,实现了生产工序零切换、无缝隙对接、生产集约化管理。在生产区记者看到了预制箱梁蒸养温度自动控制系统,通过蒸养工艺加速了混凝土的水化热反应,提高了混凝土的早期强度,缩短了箱梁预制的周期,一箱梁现只需44小时,而不蒸养则需60至72小时,适应了高铁的建设需求。而全自动钢筋加工设备更是体现了工效高、精度高。采用该设备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钢筋尺寸的精确度、减少损耗0.5%以上,且每片箱梁钢筋加工比传统钢筋加工工艺减少钢筋加工工人12至15人,节省人工43.8%。据了解,长临河制梁场申报了近20个专利,是中铁四局集团申报批报项目最多的单位之一。

申请专利:保证输出技术不受侵害

在做好创新工作的同时,技术输出还需做好哪些工作?中铁四局一公司总工程师梁超认为,企业还必须做好专利的申请工作,创新是能力,专利是结果,专利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另外企业还必须了解国际市场状况,学习技术输出国的法律、标准和管理。梁超说,我们必须从别的国家实际需求出发,比如高铁看看别的国家是否需要这么快的速度,我们是否需要把最好的技术输出到国外,因为我们技术输出的不是价值观,而应该是利润。要考虑到技术输出后,未来的市场是不是我们的,要把技术优势变成效益优势。只有这样企业的技术输出才是有效果的、双赢的。技术输出企业更重要的工作就是要让自己成为行业中的霸王,霸王地位的确立就是要让技术成为专利,让知识产权保护成为企业的习惯。

中铁四局一公司当前从人才体系建设到创新专利奖励政策等,都体现了该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中铁四局一公司牢固确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理念,把培养高新技术人才作为打造企业发展品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首要选择。公司先后建立了科研成果奖励制度及科技攻关专项基金、专业技术人员津贴、技术之星评选,从物质和精神上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尊重。此外,一公司专门成立了试车场技术研究室,按照分层次、抓重点的原则,瞄准试车场建设行业的尖端科技领域设立科研攻关课题,给专业技术人员压担子、架梯子,鼓励他们在吸收引进国外新技术的同时,积极自主创新。俗话说“独木不成林”,一公司还充分发挥技术专家的带头作用,积极开展导师带徒活动,让年轻的技术人才能够快速成长成才,在科技攻关的舞台上,使主角和配角都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现在中铁四局一公司已逐渐形成了一支专业素质高、知识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

另外,中铁四局一公司申请专利已经成为一种荣誉和习惯,仅2010年一年公司就申请专利38项,其中2个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一等奖。对于申报批报的专利,一公司除中铁四局集团奖励的10万元外,另外再奖励10万元;省部级以上的专利,一公司除中铁四局集团奖励的20万元外,另外再奖励20万元。据了解,今年中铁四局一公司的专利目标是80至100个。

目前,中铁四局一公司技术输出已经有了丰硕成果,安哥拉、委内瑞拉都活跃着中铁四局一公司的员工。安哥拉项目部不断摸索国外新环境下的施工组织模式,努力克服施工中物资匮乏、国外施工协调情况复杂等重重困难,积极组织人力、物力远赴万里他乡,充分发挥了公司黑色路面施工的优势,先后完成了安哥拉房建项目多条道路的沥青摊铺施工任务。委内瑞拉铁路项目部也是捷报频传,在委内瑞拉北部平原铁路全线率先成功灌注第一根钻孔桩,率先浇注完成全线第一座框架涵底板,路基填方进展迅速,多次受到了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委铁分公司和局委铁工指的通报嘉奖。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