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1版:经理人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1版            经理人
 

2011年6月24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频繁出现的职业经理人学历造假事件,折射出我国对于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评价理念、评价机制、评价方式和评价工具等方面还比较落后,科学的职业经理人能力评价体系和评价市场还没有真正形成。

经理人学历造假的真相与逻辑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丁明豪/文

经理人学历造假的真相与逻辑

王利博制图

200多企业高管花钱买了假洋文凭。来自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的消息证明了这一事实。

据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透露,今年1月至5月,该院共受理利用国外假学历实施的诈骗犯罪7件,相关案件的受害人数达339人,其中八成都是企业高管。

其实,这只是冰山一角。发生在去年的新华都集团总裁唐骏学历造假门事件也曾牵出一批学历造假的企业高管。

国内知名人才评价专家、中智人才发展与评鉴(北京)中心总经理唐为民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频繁出现的职业经理人学历造假事件,折射出我国对于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评价理念、评价机制、评价方式和评价工具等方面还比较落后,科学的职业经理人能力评价体系和评价市场还没有真正形成,学历决定企业高管命运的情况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观,假文凭还有其存在的土壤。

受欢迎的山寨文凭

不用上课和考试,就能拿到博士学位。

这是山寨洋文凭最大诱惑,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许多拿到山寨版洋文凭的人从一开始就知道这是一个骗局。

据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案件承办人饶明党介绍,上述7件诈骗案件受害人的受骗经历都比较相似,都是受害人接到声称能办理美国某些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硕士或博士学位证书的电话或短信,对方称只要支付一定费用,无需上课,也不用参加考试或论文答辩,便能获得相关证书。

“一般来说,想走这种捷径获得国外高校硕士、博士学位的受害者本身英语水平有限,也不知道应该通过哪些正规的渠道去核实上述高校证书的真实性。当犯罪嫌疑人点开相关‘山寨网站’或盖上相关印章时,他们往往会轻信犯罪嫌疑人所说的高校和证书是真的。”

“这些费用少则两万元,多则19万元。对管理专业感兴趣并能够支付高额费用的一般为企业高管人员,涉案的受害人中,八成是企业副总经理以上级别的高管人员。”

据了解,这些山寨大学通常都有一个响亮的名字,比如美国哥伦比亚国际学院、美国休斯顿大学、美国亚伯拉罕·林肯大学、美国瑞恩斯大学、美国斯特夫大学、加利福尼亚美洲大学等等,这些名字对那些“受骗者”来说具有非常大的诱惑力。

去年7月初,“打假斗士”方舟子通过其微博揭发新华都总裁唐骏学历造假,指证唐骏获得博士学位的美国西太平洋大学是没有获得认证的卖文凭的学校,被称为“文凭工厂”。

争论中,唐骏的母校迅速成为热议焦点,网友甚至翻出了一份名为《美国西太平洋大学工商管理博士(DBA)三班学员通讯录》的名单,名单上有数十人,大多在国内的企业、研究机构、媒介等领域担任董事长、总裁等要职。

随后,蒙牛乳业于港交所发布了一则简短澄清公告,称蒙牛乳业执行董事丁圣仅在南开大学的工商管理专业进修完成相关课程,而非毕业于该大学及持有其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因此,之前发布于2010年6月26日及4月30日的相关公告及通知函,对丁圣的简历描述有误。这是唐骏“学历门”发生后,第一个上市公司对其高管学历做出的更正。

紧接着有数十家企业的高管悄悄在网上更改了其简历中的学历。

职业经理人资格证书内幕

其实不只是假洋文凭大有市场,假洋职业经理人资格证书也很受一些企业高管的青睐。一位曾经在中国企业联合会职业经理人资格认证管理办公室担任过领导的人士向《中国企业报》记者讲述了职业经理人资格认证市场的一些“内幕”。

他举例说,“世界经理人认证中心”就是典型的假洋认证,该网站声称:“2005年蒙代尔先生以其独特的战略眼光亲自打造世界经理人资格认证体系……”但同时在该机构的《资格认证标准》中居然有“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职业经理人事业”这样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字样,而该《资格认证标准》中的很多内容竟然与中国企业联合会正式向社会发布的《职业经理人资格认证标准(2007版)》一字不差。他表示,像这样水平的造假,以企业高管的水平是很容易发现的,但令人遗憾的是居然有很多企业高管持有这样的“资格证书”。

他介绍说,这些假职业经理人资格证书通常有三个特点:一是利用人们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官本位”观念,冒用国家相关政府部门名义;二是利用企业和职业经理人急于与国际接轨的心理,冒用国际知名机构或知名人士的名义;三是利用社会上崇拜权威的心态和信息不对称,到境外注册名字与国家机关及国际机构类似的离岸公司。而且越是“野鸡”认证机构,其名头就越唬人。这其中不仅有冠以“国家职业经理人”、“中国职业经理人”、“国际职业经理人”、“注册职业经理人”等字样,也有以“白金版职业经理人”、“黄金版职业经理人”等名头招揽人气的;更有甚者,居然堂而皇之地把国徽印在证书的封面上,以造成国家认可的假象。

据这位人士透露,不仅这些假认证大有市场,甚至有不少企业高管通过种种关系找到中国企业联合会职业经理人资格认证管理办公室希望多花一些钱,不经过正规程序通过认证。但是“我们当时做得非常严肃,从来没有给任何人通融过。”

国企是假证书的重灾区

2008年6月12日,一起以“院士评选”为名诈骗敛财的案件在北京市海淀区法院开庭审理。被告人关制钧虚设“中国管理科学院”非法吸收“院士”,借机收取高额“评审费”。包括众多著名国企高管和高校教授在内的50余人上当受骗,受骗金额达280余万元。

被告人关制钧承认其主要的行骗方式就是“钓鱼”。这些“鱼”主要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老总,也包括一些高校领导、教师以及私营企业主。关制钧称,“这些人的信息都是从网络上搜索来的,就是在网络上搜索大中型企业的名称,这些企业都有自己的网站,在网站上有这些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称、在其领域取得的成绩还有通讯地址,这样我们就给这些单位发函。”

法庭审理显示,受骗者中,企业高管成为最大群体,甚至于一些知名国有大中型企业的高管,也赫然在列,大都被骗取了数万元不等的金额。负责侦办此案的海淀区检察院的检察官何柏松说,有些受骗者甚至很清楚这个“中国管理科学院”是个骗人的把戏。

据关制钧供述,这些企业高管获选的惟一标准是是否缴纳了“评审费”。而法庭审理结果显示,最高多达15万元“评审费”多数是由公款“埋单”。

事实上,无论是在此次200多名企业高管购买假洋文凭事件中,还是在去年被曝出的唐骏“美国西太平洋大学的同学”,其中,“受骗”高管都是以国企高管居多。对此,耶鲁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陈志武指出:“国有经济比重越高、官僚化程度越高的社会,必然会越看重文凭,甚至是机械地只认文凭。因为国企与官僚机构的委托代理问题远比私企严重,私企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不用太在乎文凭这种表面的东西,但国企、官僚机构不能这样。所以,社会文化也慢慢变得机械,于是就有唐骏与美国西太平洋大学这样的奇闻。

一个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大型国企董事长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说,国有企业中对文凭和证书这些“硬件”还是比较重视的,这些假洋学历不仅“显摆”、“充门面”,而且在提职的时候很可能是必需的“硬杠杠”,因此,一些学历相对较低的高管非常希望能够拿到“过硬”的文凭,但真要他们去考,他们不一定能考得上;即使考上了,也没有时间学习。而且,对于国企高管来说,报销“学习和培训经费”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的。这样一来,就为宣称“短期内能迅速获得学历”的假洋学历诈骗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改造职场生态

唐为民向《中国企业报》记者分析了假洋文凭“生意兴隆”的深层次原因。

根据多年来为众多企业选择和任用高管提供咨询的经验,他得出的结论是,由于还没有形成和普及科学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选拔任用机制,在许多企业中还很大程度地存在着“重学历、轻能力”的现象,国有企业中这种问题尤其突出,这种导致了一些企业高管挖空心思地想去拿到“超越别人”各种文凭和证书,而且有“越高越好”、“越洋越好”的倾向。

事实上,对于在企业高管任用和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重学历、轻能力;重资历、轻业绩”的问题,早已引起了国家有关方面的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03年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就明确提出了这一问题,并提出通过“探索社会化的职业经理人资质评价制度”,以形成适合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评价机制和办法。

中国企业联合会职业经理人资格认证管理办公室的负责人对《中国企业报》记者介绍说,从近年来的实践来看,我国企业中正在建立和形成以能力评价为导向的职业经理人考核作用机制。从去年底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来看,目前有八成以上企业在招聘时会借助相关测评工具对职业经理人进行测评,而只有16.3%的企业从不借助相关工具对职业经理人进行测评。这一结果表明,大多数企业在人才选拔过程中越来越注重科学化和规范化。

该调查同时显示,民营/私营企业及外商合资/合作企业更多通过实战的角度考察职业经理人,这两类企业中均有超过40%的企业,会通过案例分析对职业经理人进行测评。

这位负责人同时表示,尽管中央在2010年再次发文重申要建立社会化的职业经理人评价制度,但目前这项工作进展情况并不是十分顺利,其根本原因,就是“官本位”的传统意识对于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影响深重,许多职业经理人非常希望能够拿到“国家”颁发的证书,而对于协会组织特别是民间机构进行的资格认证认可程度不够,认为只有“国家”颁发的证书才够权威。而事实上,国家的官方文件已经明确表示,政府部门不会参与到具体的职业经理评价和认证工作中来。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