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6版:公司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6版            公司
 

2011年6月24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唐山市新华东道,开滦集团总部四楼的董事长办公室里,悬挂着毛泽东画像。开滦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张文学拉开窗帘,眼前的视野十分开阔。
  此处向东不到600米,便是开滦集团的第一座矿井:开采历史长达133年、至今每年仍出煤400多万吨的唐山矿。每天早晨看到灰黑色的矿井,在煤矿工作了一辈子的张文学感到温暖、亲切以及一份沉甸甸的使命感。

解读开滦主动转型战略

资源枯竭型企业转型样本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赵金金王立新/文

资源枯竭型企业转型样本解读开滦主动转型战略

就在3年前,这艘已经有着130多年历史的巨轮,虽然满载辉煌,但形势严峻:本部资源匮乏,包袱沉重,后劲不足,在集团规模和发展速度上已经被很多兄弟企业甩在了身后。

“开滦的困难,必须通过企业的快速发展解决,必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企业的战略转型,做大做强。”张文学当时的这一声疾呼,很多开滦职工至今都记得很清楚。

正是在张文学的力推下,开滦集团提出新战略,启动了百年煤炭企业的主动转型。

3年后的今天,有一串数字同样让很多开滦人如数家珍:2010年,开滦集团营业收入完成930亿元,同比增长66.36%,比“十五”末增长754.22%;利税完成42亿元,同比增长53.95%,比

“十五”末增长741.82%;非煤产业的经济比重已经超过70%。

事实胜于雄辩。如今的开滦人,更加相信战略的力量。

重舞龙头:首先要“做大”

只要谈及近年来开滦集团的发展,张文学首先提到的便是战略。

“开滦被称为共和国煤炭工业的长子,我从小就知道,我们河北有一个很老、很大的开滦煤矿,知道开滦人‘特别能战斗’。”张文学说,“学大庆,赶开滦,那时候就梦想着成为开滦人。”

2008年到唐山赴任后,张文学发现,这里已经不再是那个辉煌的开滦。

改革开放前,开滦无疑是

“大”。刚改革开放时,开滦的原煤产量占全国的1/10,精煤产量占到全国的1/6。但是到2008年,开滦仍然只有3000万吨左右的产量,而这时全国范围内5000万吨、上亿吨的煤炭企业已经很多。

这样的规模,与开滦的龙头地位早已不相符。

“到2007年,开滦在国内企业500强排名已经比5年前的2002年下降了30个位次,在煤炭企业排名中也滑落到了第14名。”张文学的危机感一下子涌上来。

“强,是在大的基础上,总量上不去,就没有市场话语权。所以,‘十一五’、‘十二五’期间首先就要做大。”张文学认为。

张文学那粗犷的略带邯郸口音的普通话,出现在890平方公里的开滦矿区。他跟矿井一线职工谈,跟开滦各个时期的老领导谈,跟劳动模范谈,跟集团班子成员谈。

两个月后,思路清晰了:立足煤、跳出煤、延伸煤。

“一定要改变主要靠增加煤炭产量提高效益的观念,一定要改变局限于煤炭生产寻求发展的观念,一定要改变靠自我积累投资上项目的观念。走以煤炭为基础,产品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循环发展、集约发展、多元化发展的路子。”这是开滦确定的转型基本路线。

2008年7月,在开滦集团公司工作会议上,一致通过了张文学组织调整、修订的《开滦集团2008年至2015年发展战略规划》。

自此,“开放融入,调整转型,科学发展,做大做强”的新战略思想,成为开滦集团上上下下都能背诵的十六字箴言。

而“十一五”末的战略目标锁定为:煤炭产量达到5000万吨,营业收入达到500亿元。

“刚提出新战略时,很多人都在摇头,认为绝不可能实现。现在呢?”张文学的自信来自于赴任以来的成绩单,“一家百年老企业,营业收入增长5倍,利润增长了3倍。”

当新战略实施到第三个年头,没有人再质疑当年张文学提出的战略目标。

企业主导:不给政府添负担

此前,资源枯竭型企业转型的成功案例并不多,而主动转型者更是少之又少。

“像东北的一些地方,政府投入了很多资金,但是仍然造成了很大的社会问题,根子就在于是被动转型。”张文学分析说,“今天的开滦之所以能盘活资源,就是因为提前主动转型,而且采取了企业主导的转型模式。”

开滦的团队在考察德、美、法等国后,认为德国鲁尔地区的转型经验可借鉴之处很多。

“我们到德国鲁尔考察过多次,他们的煤炭专业物流曾做到世界第一,房地产、文化产业还有煤化工技术研发都很成功,这些都值得我们借鉴。”张文学表示:“不过,开滦转型和鲁尔有个最大的不同,他们是政府主导的转型,是被动转型,我们是企业主导的转型。我们有现有产业支撑,提供的资金可以为我们打出时间差。”

企业主导,带来了活力。主动转型,赢得了机会。

开滦集团党建部负责人介绍,开滦集团在职员工9万多人,加上离退休职工和家属,总人数在50万人以上。对于只有200多万人口的唐山而言,大部分家庭都有亲戚、朋友在开滦工作。

开滦如果不转型,“日子也可以慢慢过”,但是坐等资源枯竭,一旦陷入彻底被动,对于唐山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将形成致命一击。作为京津唐经济带重要一环、河北省经济龙头城市的唐山,牵一发而动全身,显然难以承受如此巨大的冲击。

不巧的是,刚刚公布了新战略规划的开滦集团,却与国际金融危机狭路相逢。

市场萎缩,产品滞销,库存增加,价格下滑,货款回收困难,严重影响了煤炭企业正常的经济运行。开滦回收困难的欠款,2008年8月份以前是4亿元,9月份以后是15亿元,最高达到了20多亿元。

此时,开滦集团仍毅然提出,绝不搞“杀鸡取卵”式的短期行为,决不为实现“双五”目标而牺牲企业的长远利益和职工的切身利益。

在张文学的主持下,开滦集团制定了“矿井不停产、公司不裁员、工人不减薪”的“三不”政策,力求做好职工队伍的稳定工作。

这一系列举措,让职工坚定了与企业同舟共济、共渡难关的信心和决心。大国企的担当,在开滦的主动转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布局“十二五”:瞄准世界500强

张文学认为,在主动转型战略中,调整产业结构是核心问题。

3年来,按照“内挖外扩”的发展思路,开滦集团的煤炭产业一改单区域挖潜型的发展模式,转向以总部经济为基础的多区域发展模式。

截至“十一五”末,开滦集团累计获得煤炭资源量达到167亿多吨,建成了分布在河北、内蒙古、山西、新疆、加拿大的“五大区域”、“七大基地”,形成了以唐山总部经济为“龙头”的多区域煤炭产业发展格局。

河北省省长陈全国在开滦考察时说:“看到开滦集团这样一个包袱很重的老企业焕发出新的生机,煤炭在整个企业销售中占的比率降到1/4,搞现代物流、搞文化产业,转型之路走得很健康,很了不起。”

不过,开滦并未就此止步。

在开滦集团领导班子会议中,张文学强调得最多的是:“我们不仅要考虑‘十一五’期间的快速发展问题,更要考虑‘十二五’期间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十一五’必须为‘十二五’、‘十三五’打下坚实基础,而不是一朝一夕的产量提升。”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开滦集团树立了新目标:力争进入世界500强企业。

张文学算了一笔账:“世界500强的门槛,2010年是营业收入170亿美元,每年增长7%—8%,到2015年门槛在1800—1900亿元之间。人民币又一直在升值,只要开滦在‘十二五’期间营业收入能达到2000亿元,挺进世界500强就不是一句空话。”

与世界500强目标相匹配的,还有“保持煤炭企业100强前10名,进入中国企业500强前100名”。

支撑这些宏伟目标的,是原煤产量达到1亿吨,非煤产业比重达到70%以上。

“十二五”期间,开滦计划建成“一基、七业、一区”。即:以煤炭产业为基础,做大做强现代煤化工、现代物流、高端装备制造、文化旅游、节能环保、精品钢铁、新一代电子信息,加快临港工业园区建设。

开滦正在实施或即将启动的战略重点有四:其一,加快建设五大煤炭生产基地,打造亿吨级煤炭企业;其二,加快建设五大煤化工园区,打造中国独立的煤化工旗舰企业;其三,加快建设六大物流园区,打造中国现代物流领军企业;其四,加快建设中国矿业文化产业园区,打造世界一流矿业文化产业基地。

在张文学心目中,除了这些“硬指标”,员工幸福指数明显提高,开滦集团成为中国资源型企业转型发展的典范,打造中国的“鲁尔”,是开滦集团的更高追求。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