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1版:红色资本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1版            红色资本
 

2011年6月21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吴仁宝,1928年11月出生,1954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华西大队党支部书记、江阴县委书记、华西村党委书记、华西村党村企总办主任。2003年7月起,任华西集团公司副董事长兼副总经理、企业集团总办公室主任等职。

吴仁宝:42年支书和25亿市值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汪静赫/文

吴仁宝:42年支书和25亿市值

1928年深秋,江苏吴家基(现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镇华西村)的一户贫寒人家诞生了一个男婴。祖父为其取名“仁宝”,意在“招财进宝,为富要仁”。

美好的期许在多年之后成为现实。

那个叫仁宝的孩子,不但给自家招财进宝,更实现了全村人的共同富裕。

他就是吴仁宝。

虽然自1974年以后,吴仁宝就同时担任江阴县领导或其它要职,但人们记得的永远是这个头衔———华西村党支书。

一台石磨起家

1961年10月15日,今华西村所在的华墅人民公社将原有17大队分为华西、前进、向阳、立新4个大队。吴仁宝被任命为华西大队党支部书记。

华西,这个位于江苏南部的小村庄,从诞生那天起就与吴仁宝紧密相连。

几天之后,吴仁宝来到邻村向阳大队,在人们的惊叹中,买走了一千三四百斤重的大石磨。

吴仁宝和一起来的三个华西村民将石磨捆了个结结实实,然后喊着号子,扛起石磨回村了。这一路,艰难吃力,但兴奋喜悦。

那条路,在后来的时光里,吴仁宝多次想起。

华西村的起家,竟是这台大石磨。

吴仁宝与村民到河里捡石块、捡砖头,拆了一座土地庙,建成了一座磨房,为群众加工粮食和饲料。这便是华西村最初的工业前身。1967年时,加工厂一年能挣1万元。这久远年代的微小数字,却是后来华西村工业化的最初起点。

在那个“以粮为纲”的时代,吴仁宝开始寻找致富之道,他扳着指头算来算去,算出了一个道理:仅靠种植业,农民出力流汗只能填饱肚子。在人多力量大的年代里,吴仁宝敏锐地感到了劳动力迅速增长将会带来问题,他认定随着人地矛盾愈来愈尖锐,再继续把农民捆在土地上刨食,肯定不是出路。吴仁宝决定先下手为强,从工业入手,办一个为农业服务的五金加工厂。

经历了找产品学技术的最初难关后,在盛行“割资本主义尾巴”的1969年,只有20多人的华西五金加工厂在破草屋里诞生了。

偷偷办工业

吴仁宝把五金厂办在了一片泽地之中,周围林木环抱,因为只有这样,工厂才不会被外来者发现。

“当时,办工厂是资本主义,我们偷偷地办厂,检查的人来了,就把工厂的门锁上,人走了,就回来加班加点地干。”吴仁宝后来回忆道。

吴仁宝很快发现自己的判断没有错,在办厂之前,全村人拼死拼活,农业总产值24万元,而只用20个人办的小五金厂,三年后就达到了24万元的产值。

1974年的夏天,在南京大学任教的胡福明为了做调查研究,独自来到了华西村,他到处仔细观察,不仅看到田里的庄稼长得好,而且发现了一个工厂,可是大门锁着不让参观。胡福明相信华西村致富的绝招就在这紧锁的大门之内。他在后来的文章中赞许吴仁宝具有超人的胆略。

然而,胡福明的观点并不代表大多数人。上世纪70年代的华西村工业更像是一种冒险游戏。

在工厂发展的过程中,吴仁宝一边必须面对政治形势,一边要抓经营促生产。从找原材料、钻研技术到开发新产品,吴仁宝带领华西村民一关关地闯过了。

当绝大多数中国农村还在为能否办厂争论不休的时候,1978年时的华西村固定资产已达100万元,银行存款100万元,另外还存有三年的口粮,在全国的数千乡村中可谓富甲一时。

1980年冬,江阴县农村开始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吴仁宝带领华西村走的是不一样的改革之路:全村600亩粮田由30名种田能手集体承包,绝大多数劳力转移到工业上去,这使华西在发展市场经济的道路上跨出了至关重要的一大步。

75岁退休

1978年底,吴仁宝找一家一户谈心,劝村民把年终分配的钱投入建厂、入股分红,这就是具有华西特色的“少拿现金多入股”、以群众股份投入为主体的股份制新集体经济制度,正是此举造就了后来华西村的共同富裕。

1992年3月1日,深夜的一通电话铃声成为华西村的加速发展的先声。

听了广播里邓小平南巡讲话后的吴仁宝辗转难眠,他抓起了床头上的电话,通知党委委员、正副村长、各厂厂长,凌晨3点钟准时参加紧急会议。

正是在那个早上,吴仁宝告诉他的大将们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就是“借钱吃足”:“钱借得越多越好,原材料吃进得越多越好!现在就行动!”短短半个月内,华西村用尽各种办法购进了近万吨钢坯、1000吨铝锭、700吨电解铜等原材料。

当别人还在学习领会邓小平南巡讲话精神时,华西已经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一路飞奔。

此后的10多年里,华西村的工业总产值呈几何级数增长,在此过程中,吴仁宝也从村支书变成了一个企业家。

1999年8月10日,江苏华西村股份有限公司正式上市。

2001年,在建党80周年大型图片展中,华西被称为“天下第一村”,吴仁宝则是“天下第一村的带头人”。

从2001年起,吴仁宝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分五统”,所谓“一分五统”,即:村企分开,并入华西的村子仍由本村村民自治选举村委会;由华西集团经济统一管理,干部统一使用,劳动力统一安排,福利统一发放,村建统一规划。

在华西村,家家分别墅、发汽车,村民要用钱就向村里打个报告,需要多少取多少。这里民风淳朴,家家和睦,多年来犯罪记录保持为零。

2003年7月5日,75岁的吴仁宝从干了42年的村支书位置上退休,按照华西村(000936)当日股价和总股本,华西村市值达256704万元。

从1961年至2003年,华西村由一贫如洗到市值25亿元的上市公司———这就是吴仁宝走过的42年。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