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1版:红色资本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1版            红色资本
 

2011年6月21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郭凤莲,山西省昔阳县大寨镇大寨村人,1947年9月生,196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昔阳县大寨村党总支书记、大寨经济开发总公司董事长。

郭凤莲:从铁姑娘到“大寨CEO”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汪静赫/文

郭凤莲:从铁姑娘到“大寨CEO”

农业学大寨时期的郭凤莲

如果没有1991年的一纸调令,现在的郭凤莲只属于久远的一段记忆———那段记忆有着夺目的红色。

如果没有1964年兴起的全国农业学大寨运动,郭凤莲会是个平凡的农家女子,在那个名叫大寨的山西小村庄耕作生活,然后和其他中国人一样聆听每一次时代的潮声。

———如果,只是如果。

曾经的铁姑娘,现在的“大寨CEO”,郭凤莲的人生没有如果。

铁姑娘的青春

1963年8月的一场特大洪水,使大寨村一贫如洗,但又很快载誉全国,因为村支书陈永贵说了句很著名的话:“我们只要有人在,什么事情都能办,有我们一把锄头两只手,一条扁担两条腿,一定能够战胜穷山恶水,一定能够战胜自然灾害!”

这样的豪言壮语,最终换来了“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红字标语,并在此后的十几年中,成为刻在大寨墙上同时也是中国外表的印记。

陈永贵的队伍中,有16岁的郭凤莲。

郭凤莲每天同22名年纪相仿的姑娘们一起,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拼命干活。陈永贵称她们“铁姑娘队”。

在那段青春的日子里,郭凤莲和她的伙伴们是这样度过的:天不亮下地,天黑才回来,晚上还得加班,修路、修房子、修堤坝。一天只吃两顿,吃的都是掺着盐和野菜的酸饭,挨饿受冻的姑娘们没有一个叫苦喊累。郭凤莲是她们的队长。

在饥饿和奋斗中进入到1964年。一篇被毛泽东主席称为“穷山沟里出好文章”的新华社通讯让大寨走进国人视野。

17岁的郭凤莲和“铁姑娘”的称号一起传遍中国。在当时宣传大寨的诸多照片中,有资格作为主角表现“遥指远方”这一先进姿势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陈永贵,另一个就是郭凤莲。

1973年6月,陈永贵不再担任大寨党支部书记,26岁的郭凤莲接掌大寨的帅印,成为大寨村第三任党支部书记。大寨进入“铁姑娘”时代。

从巅峰到落寞

有数据显示,1964年至1978年,全国各地先后赴大寨学习参观的人超过了1000万,有时候一天就有上万人。这个数字记载了大寨的巅峰时期。在这巅峰时期的尾声部分,郭凤莲成为大寨的当家人。

在那个大寨被树为中国农业旗帜的年代,郭凤莲拥有无比闪耀的光环,并一步步走向更高的政治台阶。

1978年8月,郭凤莲随中国农业代表团赴美国访问。在20多天的时间里,郭凤莲走过了美国13个州,她在心里默默地思考着,大寨只有几百公顷,人口又多,论自然条件是比不过美国农场的。有个问题盘旋在她的脑子里:“大寨能仅仅依靠人均几亩地就实现社会主义吗?那么,大寨要怎样才能实现富裕呢?”

令郭凤莲没有想到的是,在疑问没有解答之前,她就离开了大寨。

1978年12月,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回到大寨的郭凤莲发现村庄渐渐不再热闹,因为参观的人越来越少。随着质疑大寨的声音越来越多,郭凤莲在惊讶不解中感到了落寞。

1980年11月,中共中央83号文件转发了山西省委《关于农业学大寨运动中经验教训的检查报告》。郭凤莲身上的光环一夜之间变成了芒刺在背。几乎在这同时,郭凤莲接到了离开大寨村的调令。

此后的11年里,郭凤莲没有再当过村支书,更加没有再回到大寨。属于“铁姑娘”的时代过去了。

大寨新生

1991年,郭凤莲重新被任命为大寨村党支部书记。

郭凤莲回来了,但她面前的村庄已经沉寂多年。在中国农村因改革开放散发生机的时代里,大寨似乎被遗忘了。

郭凤莲发现尽管当时改革开放已经实行了多年,但大寨人的思想仍然很保守,10多年前的辉煌似乎成为挥之不去的前进阻碍。郭凤莲要改变这一切,已过不惑之年的她决心拿出当年“铁姑娘”的干劲儿。

1991年,郭凤莲4次北上,3次南下,带领村干部从当年“全国农业学大寨”变为“大寨学全国人民”。在此过程中,她学会了自我推销,并很快意识到大寨品牌的新价值和时代机遇。

不久,大寨成立了经济开发总公司,第一个动作是和江苏省江阴市联手办羊毛衫厂。1992年11月28日,“中国大寨羊毛衫厂”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这是郭凤莲复出后的第一次高调亮相。

此后郭凤莲大力推进村办企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走农工商一体化的路子。她马不停蹄地跑项目,打造大寨品牌。5年之后,全村总产值达到了4796万元。

从自力更生到自主创业,从红色样板到经济品牌,郭凤莲带领大寨人走出了“被遗忘的世界”。

如今的大寨人几乎户户都有两套住房,一套是车厢式的窑洞,一套是位于村东南的楼房,窑洞开饭店,楼房自己居住。大寨经济开发总公司生产出了大寨羊毛衫、大寨核桃露等10多种招牌产品,总公司下属有煤矿、羊毛衫厂等多个企业。

郭凤莲曾说:“让岁月带走那些该带走的,留下那些该留下的。”那些逝去的红色记忆,依然在她的心里,但已经被定格为不断前进的动力。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