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4版:军旅企业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14版            军旅企业
 

2011年6月17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海舰队“老兵”打开“皇家粮仓”

来源:中国企业报  

东海舰队“老兵”打开“皇家粮仓”

尚润奢品

(上接第十三版)

2005年,随着南新仓商务大厦的完工,南新仓公司对近8000平方米仓库和旧院落进行改造,增强了消防安全设施,提高了消防安全等级,对其中9栋具有600年历史的明清两代皇家粮仓———“南新仓”进行大规模整饬修缮,并对4000多平方米的旧院落和非文物旧仓库进行整体改造,成为了与文物古仓风格一致的仿古建筑群落。戏台已搭好,可要唱哪出呢?

经常出现在电视中的“女子十二乐坊”将传统中国民乐与现代乐曲相结合,这使杨波深受启发:让古粮仓里唱文化戏,会不会是一条出路呢?翻阅大量资料后,他发现南新仓的皇家粮仓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如果能将粮仓文化与现代文化完美结合,将是南新仓取胜的最大“王牌”。这与当时北京市提出的要鼓励、引导旅游、休闲、娱乐业的要求基本吻合。做文化特色街的念头萌生在杨波心中———不能守着金山挨饿,应该最大限度地挖掘文化资源。

“拼”出来的第一桶金

每年,9座古代粮仓就能为公司创造效益2000万元———商家们经营的是文化品牌,而杨波经营的是有文化品牌的商家。

为了更好地找到皇家粮仓文化与现代的最佳结合点,杨波开始深入研究粮仓的历史文化底蕴,并学着借鉴其他文化街区的成功经验。“那时,只要周末没有工作,他便会背上相机,拿着笔记本,去南锣鼓巷,去酒吧街‘取经’。”跟随了杨波10多年的司机老舒回忆说,在筹备前期,杨波经常出现在京城的各个文化街里,遇到好的建筑风格他就停下来拍些照片,有时在和店主或游客攀谈的过程中,杨波会把他们的经验和感受一一记下,回到单位后在与同事们一同讨论。

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和反复论证,公司决定借鉴香港兰桂坊、上海新天地“改旧为新”的做法,以古仓的保护性利用为依托,营造独具特色的“南新仓文化休闲街”,使其成为与新建的5A级智能化写字楼完美结合的资产经营点。

“皇家粮仓”是南新仓文化休闲街第一家入住的商户,这家公司的老板最初以销售音像制品为主,是当时红极一时的“吉祥三宝”唱片出品人,“当时那个老板就跟我说,不能老吃这一张唱片啊,得搞点别的产业,想开个餐厅,他就看中我们这粮仓了。”

杨波答应了。

可是古建筑文物内不能动火!

杨波自有妙计———在距离粮仓一百多米远的地方单盖一间厨房,做好了菜端过去———谷仓外做菜,谷仓内享用,既为商户解决了困难,又保护了古建筑。顾客点什么送什么,送菜的伙计端着托盘,你来我往,一溜小跑,边跑边吆喝“借光了您哪”……也给街上添了一景。

2007年,厅堂版《牡丹亭》被引入“皇家粮仓”———当悠扬的水磨腔在600年粮仓里回荡的时候,吃饭已不仅仅是满足口舌之欲,客人们无不被古往今来的契合所震撼,无不被那种情趣、意境所陶醉,而这就是杨波追求的效果。

皇家粮仓的老板没有想到,《牡丹亭》一炮打响,在短短三年时间演出收入达到1900万元,并且扬名海内外。南新仓公司董事长杨波没有想到,盘活后的古仓群会在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内产生比现代写字楼还要好的效益。每年,9座古代粮仓就能为公司创造效益2000万元———商家们经营的是文化品牌,而杨波经营的是有文化品牌的商家。

“筛”出来的文化品位

那台曾用于观察工程进度的望远镜依然摆放在杨波的办公室,或许,那是用来极目远眺,看南新仓的未来。

老话说:“挨仓靠库,沾着就富”。尤其是一开始入住的商户,都想凭借这块宝地,来了就能抱个金娃娃,但实际经营却远不如想像。由于当时对进驻商户没有设立更多的条件和考核标准,基本上是只要有钱交租金,就都可以进入南新仓。这就导致起初文化街特色并不显著,而经营项目与南新仓定位的差距也让商家经营步履蹒跚。

生意不好,收入跟不上,很多商户就开始拖欠或不缴纳租金。“在商言商”的杨波曾经天真地认为“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但当今债务人比债权人的底气足得多:为了逃避缴纳租金,许多商户串联起来,有的说自己有后台,要给杨波“换换工作”,有的还以武力相要挟。“为了国有资产安全,奉陪到底!”军人的血性让杨波选择拿起法律武器进行维权,短短4年时间,多达10余场的官司,杨波都坚持到了最后胜利。

一边收复失地,一边扎紧篱笆。杨波根据“新南新仓”发展战略,对商户的准入标准,商户的主营类型做了明确规定,不符合标准,出再高的价也休想进来。

杨波组织员工进行专业培训,他告诫大家:从事文化休闲产业的管理,自己非但不能“休闲”,反而睡着了都要睁一只眼睛,要像爱护自己生命一样保护历史文物,感恩于这里的一草一木。

良禽择木而栖。昆曲《牡丹亭》、大董烤鸭、天下盐……大批符合条件的商户云集南新仓,借南新仓扬名,为南新仓增色。随着共赢效应的释放,南新仓的招商思路和理念更加完善。

成功的运作经验让公司领导班子更认识到,是文化给南新仓带来活力,而作为出租房,必须把文化这台戏,唱好,唱出特色。

今天,当人们走进现代的南新仓,博物馆、音乐传播中心、影视文化俱乐部、小剧场、文化传媒工作室、会所、中外特色风味餐厅、酒吧、茶苑林林总总———艺术文化、演出文化、美食文化,令人目不暇接。

杨波正在描绘南新仓的发展蓝图:“我们将向中外宾客集中展示皇家仓廒历史文化以及国际化、现代化的南新仓文化休闲街新旧融合、古今结合的特色魅力,进一步扩大南新仓的影响力,打造南新仓品牌。”一要通过组织南新仓国际美食节、国际啤酒文化节等,积极引进国际知名和顶级品牌来街区发展。二要汇集国内优秀品牌,丰富和提升街区品质和经营特色。三要发展自主品牌,推进南新仓中华老字号与文化创意产业的结合,尤其要面向不断开放的旅游市场,采取创意开发南新仓特色旅游产品、商品,形成特色旅游产品体系等方式,在满足广大中外消费者观赏和购物需求的同时发展壮大企业。

那台曾用于观察工程进度的望远镜依然摆放在杨波的办公室,或许,那是用来极目远眺,看南新仓的未来……南新仓将“走”出国门,被世界认知。

“老兵”档案

1958年生人,北京101中学毕业生,打小生活在北京城,耳濡目染皆是北京风物、历史名迹。

1976年入伍,海军东海舰队航空兵后勤部修理所,从战士干到班长。四年军旅生活打造了他坚韧的性格,百折不回———用员工的话说,“他认准的事情,一定要干成。”复员后进入北京市百货公司,担任批发部保管员,基层磨练十几载。

1999年,出任北京市百货公司总经理,挑起公司重担,认准了“办法总比困难多”的道理,以盘活资产为突破口,三年时间扭亏为盈。带领公司员工大胆创新,寻求历史与时尚的结合点,引入文化创意理念———吃天下珍馐,赏六百年昆曲《牡丹亭》———怪不得有人说,打开的皇家粮仓大门,迎来的是时尚街区———它就是南新仓。

作为公司领军人物,平日工作繁忙,仍不改文人气质,勤于思考,笔耕不辍:公司经营心得,未来规划一一笔下“道”来,出版《商海拾零》、《商海拾贝》、《商海拾金》三本著作。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