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1版:头版 4下一版
第01版            头版
 

2011年6月17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主导地位标准观察国企重组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评论员李锦张龙/文

以主导地位标准观察国企重组

当前,中国的企业改革发展进入了关键期,国有企业特别是央企改革进入攻坚期。做好国企特别是央企重组,进一步提高国企的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增强央企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不仅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而且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

衡量国有经济是否居于主导地位的标准,要体现国家意志和人民的利益要求。要在坚持提高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在实现全社会范围内的公平分配方面发挥主导作用这两条标准,这是我们观察和衡量央企重组成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五大任务之首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无论中央还是地方,围绕做强做优国有企业,相继出台了发展规划,央企重组成为整个社会备受瞩目的话题。国务院国资委在当前重点抓的工作中,把大力推进央企重组整合位居五大任务之首。

按照国务院“关于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的要求,2010年央企数量将减少到80至100家。这就意味着将有超过30家的央企从国资委的名录中消失。然而,到去年底,中央企业重组为80至100家的目标未能如期完成,无形中给外界留下央企重组放慢的印象。

有一种舆论,渐渐为人们注意。“十二五’时期,国有资本将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国有企业数量定会减少,减多少则没有明确的目标,但不会根本改变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发挥。

从国资委目前一系列的“组合拳”看来,央企重组将从短期目标变为中长期目标,未来将从数量、规模的追求上,变为更重视优化央企的质量。央企重组不再片面地强调量化目标的实现,而是更加注重质量的提升,做强做优中央企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成为新的战略目标。人们感觉到,央企重组将进入新的阶段。

最近国资委启动了规模很大的一次调查研究,陆续派出200多名干部到央企摸底调研,该调研活动预计将持续半年左右的时间。显然,国资委的目的是通过这次调研进一步摸清央企资产和管理情况,为下一步改革重组打好基础。

一位知情人士对记者表示,国新公司在年内挂牌的计划不大会改变,但央企要由目前的120多家在短时间内减少至100家以内,“似乎时间不够”。如果本着进度服从质量的原则,央企缩减至100家以内至少还需要数年时间。

国资委主任王勇到任后主持了重组工作专题会议。会议认为,央企重组的方向和目标不变,但具体进度“要服从工作质量和效果的需要”。显然,这不仅是操作层次的考虑,而是决策层有了对新方略的考虑。

体现国家意志

毫无疑问,国资委成立后,中央企业布局结构调整工作成效是明显的,《中央企业布局和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的决策,促进国有资本进一步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目前,中央企业80%以上的资产集中在石油石化、电力、国防、通信、运输、矿业、冶金、机械工业等行业和领域,一批作为“国家名片”的央企,正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中央企业在世界500强上榜数量由2006年的10家攀升至30家。在上市公司里面,70%以上都是国有控股的,或者是国有股占很大比重的。

从数量上看,经过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国企的绝对数的确在减少。中央企业户数由236家、196家、141家减少到目前的122家。但从资产总量和质量上看,国有经济得到了加强,布局结构趋于优化,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

国企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变化,使得国有经济的运行质量和发展速度有了显著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大大增强。到2010年底,122家中央企业资产总额达到24.3万亿元,净资产9.5万亿元,净利润8489亿元,上缴税金1.4万亿元、超过全国税收的1/6。

国资委对于国有企业的改革、重组的战略,无疑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中央企业重组的步伐需要继续前进。我们的产业发展,是不是因为国有企业做大做强了以后,使我们国家整个的产业竞争力有了更大的提高,整个产业竞争状态更有效,对长远的发展更有利?当国有企业获得了巨大的占有率的时候,我们不仅要积极评价国有企业本身的经营成就,还得看国有企业的发展是有利于还是不利于其他企业的发展?是不是有利于整个国家分配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终极标准是政府与人民是不是满意。

国有企业是国家设立的,它要体现国家的意志、人民的意志,而不仅仅是企业自己的微观经营目标。从世界范围看,即使像美国这样的市场发达国家,也得从国家大局和社会平衡角度来考虑企业调整。按照我们的概念来理解,他们很多的企业也在变成“国有企业”,比如说:通用汽车、花旗银行。

两条评价标准

我们需要认真考虑国有企业的衡量标准了。真正的社会主义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的标准绝不是可有可无,而是极端重要,是足以决定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企改革成败的。以明确的标准来衡量和讨论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问题,而不再是在标准不明确的状态下讨论这个问题。由于人们提出的标准很多,以至国企乃至整个社会无所适从。(下转第二版)http://www.zgqy.cc/shownews.php?doc_id=1500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