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河北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建功立业表彰大会在石家庄隆重召开。中国石油集团高级技术专家、东方地球物理公司副总工程师兼油藏地球物理研究中心主任、2011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凌云在大会上接受省委领导的颁奖。
壮志凌云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东方物探副总工程师凌云和他的研发团队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黄普根/文
壮志凌云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东方物探副总工程师凌云和他的研发团队
凌云在学术研讨会上发言
凌云从事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理论与实践的系统研究工作近40年,研究区域几乎囊括了绝大多数国内含油气盆地以及中国石油的海外重点油气勘探区。近年来,仅他带领研究团队申请的技术发明专利就多达10余个,在国内外发表技术论文50多篇,培养了多名博士和博士后研究生。自“十一五”至今,凌云一直担任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项目中“复杂油藏地球物理配套技术”课题长;“十二五”期间,他又被任命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时移地震和时移电磁重大现场试验”项目长。他率领团队所完成的国家、集团公司研究项目均取得了斐然的成绩。
东方地球物理公司(英文名称BGP)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直属的地球物理专业化技术服务公司。作为中国石油国内外找油找气的主力军,东方地球物理公司早在10年前就组建起以凌云为核心并以其名字命名的研究小组,研究组汇聚了地球物理和地质方面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和相关技术人员。
2002年,凌云研究组成功运作了“宽方位地震勘探”项目,这是探索高精度地震勘探新途径的一种超前尝试。“传统的观测系统,就像在手术室里摆放的普通照明灯,不管怎么放,总会有阴影。宽方位地震勘探,则像无影灯,能更清晰地描述各种油气储层。”凌云说。在后续的研究中,研究组又推出了一系列处理解释新技术,并创新性地提出了空间相对分辨率地震勘探理论。“根据这一理论,我们认为地震分辨率是没有极限的。”由于这一理论与传统地震分辨率理论,所以当凌云2003年在一次技术成果交流会上发布这一观点时,立即引来一片哗然,他也因此一度成为饱受争议的焦点人物。挑战传统观念,这不仅需要扎实雄厚的技术实力,更需要一种创新的勇气和求实的精神。这套理论后来在实践中得到充分的证实,为中国陆相沉积盆地的薄储层油气勘探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地球物理勘探一直是石油工业中不可替代的主导技术之一,但以往其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仅局限在油气勘探阶段。而油藏地球物理则是地球物理技术从油气勘探领域向油气开发及生产领域的延伸,是一项针对油田开发难题,重新认识储层,寻找剩余油气,指导油田开发的系统性综合勘探技术。
近年来,国际各大地球物理公司竞相开展油藏地球物理系列技术研究。发展油藏地球物理技术,打造综合油藏技术服务能力,已成为目前大多数地球物理服务公司关注的重点目标。
开展油藏地球物理研究,为油田提供勘探开发一体化解决方案,对于促进油田高效开发和油气稳产,更好地为中国石油找油找气提供保障意义重大。2009年6月,为有效推动油藏地球物理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快速发展,东方物探公司在凌云研究组的基础上组建了国内首家油藏地球物理研究中心,凌云被任命为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