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1版:头版 4下一版
第01版            头版
 

2011年6月7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旱情缓解:
仍有通胀压力?

关注长江中下游旱灾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郭玉志/文

关注长江中下游旱灾旱情缓解:仍有通胀压力?

6月3日以来的强降雨让湖北洪湖水位跳涨14厘米,但经过长时间的干旱,其水域已缩至原来的1/8,今年的旱灾损失已成事实。

本报记者从民政部获悉,截至5月27日,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5省农作物受灾面积3705.1千公顷,其中绝收面积166.8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49.4亿元。

“我们估计干旱带来的通胀预期和食品价格上涨将给5月的CPI带来0.3至0.5个百分点的影响。”浙商证券研究所宏观研究员郭磊博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5月份开始的干旱使得蔬菜和水产品价格再次强劲回升,短期内食品高位将导致通胀继续高位运行。

针对南方旱灾扩散引发市场对通货膨胀走势的担忧,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也认为,“干旱易产生心理压力,人为造成价格上涨”,初步判断5月CPI同比涨幅可能达到5.5%,超过3月的5.4%,创出年内新高。

旱灾影响食品价格:CPI或创新高

缺水,首当其冲的便是农业和养殖业。

“毫无疑问,此轮干旱对种植、种子、禽畜养殖、水产等行业将产生广泛影响。”郭磊告诉本报记者,从主要农作物来看,小麦等夏收作物影响偏小;但水稻等作物受影响较大。目前早稻还在苗期,中稻还在播种期,减产幅度有多少尚待进一步观察。

郭磊说:“简单计算一下,过去5年早稻产量占粮食总产量比重均值为6.15%,减产不至于威胁粮食安全,但减产预期可能在短期内影响粮食价格。相比之下,水产品所受的影响比较直接,供给下降也较大,受干旱及干旱预期影响,淡水鱼虾类价格已经在上升。”

粮食、水产品价格高涨,是否会再次推高CPI?郭磊认为,旱灾对CPI的影响无疑是有的。

据了解,4月上旬以来蔬菜和水产品价格环比出现明显下滑,肉类价格上涨也放缓;但5月开始至今持续的干旱,导致一些农业、水产产品价格再次出现强劲回升。

“由于旱灾的影响最终通过产品价格来体现,鉴于食品类价格对CPI的影响比较显著,短期内食品高位将导致通胀继续高位。”郭磊说,但整体而言,基于通胀的周期规律、翘尾因素和CRB指数的走势,三季度CPI将会有所走低,全年前高后低的走势并未被破坏。

“一直持续的旱灾造成粮食减产,进而影响供求关系,带来粮价上涨。短期内CPI上涨幅度难以有效回落,不排除六七月份CPI同比会再创新高。”左小蕾认为。

瑞穗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的观点更加悲观。

沈建光撰文指出,受旱灾影响,粮食、蔬菜、水产品价格都出现反弹,带动5月食品价格重回升势。同时,考虑到非食品价格没有松动迹象,翘尾因素回升,预计5月通胀可能再创新高,达到5.7%,6月通胀继续上行,超过6.3%的可能性较大。

不确定性因素:是否转成洪涝灾害

“水资源吃紧将使上游一些工业企业的生产受到直接影响。当然,这里面包括部分高耗能行业,它们的产能收缩未必是坏事,目前存在的电荒局面也不允许这些行业产能反弹;但干旱带来的水力发电不足将对电荒带来影响。”郭磊告诉本报记者。

旱灾和提前到来的“电荒”困扰着灾区企业。值得注意的是,电荒的重灾区恰恰出现在江浙、江西、湖南等旱灾区。

“能源和淡水这两种资源是中国发展的命脉,影响到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干旱当前,不仅要积极面对,更应在中长期战略上进行部署。”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副教授邵晓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本报记者从汇丰银行获悉,根据其统计的中国制造业PMI数据显示,5月份中国制造业产出增速进一步放缓,价格压力缓和。

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兼经济研究亚太区联席主管屈宏斌在评论中国制造业PMI调查结果时表示:“汇丰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五月份略微放缓,这既反映了紧缩政策给总需求降温,又反映了短期的库存调整。然而,这仅仅是增长的温和放缓,而不是急速下滑,因此,我们认为对于紧缩政策‘超调’的担心是没有必要的。今后几个月,政府仍然很可能通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来保持紧缩政策。”

本报记者从中国农业银行战略规划部获悉,其研究显示,南方旱灾通过粮食生产对下半年CPI产生影响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其报告提醒,仍需要高度关注粮食市场的若干不确定性因素,例如,旱灾是否会持续并进一步蔓延?粮食增产周期拐点是否临近?国际粮食价格是否出现大幅波动?

“由于干旱持续时间无法估计,对于其整体影响尚待评估。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此次干旱是全球性的,大西洋两岸都在经受干旱考验,全球粮食价格上涨压力较大。”郭磊提醒说。

洪涝灾害也成了一种担忧。针对近日强降雨天气,湖南省政府要求全省各地在蓄水保水的同时,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相关报道详见第三、四版)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