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8版:消费电子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8版            消费电子
 

2011年6月3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洋电机把清洁能源存起来———访三洋电机董事副社长本间充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安也致/文

三洋电机把清洁能源存起来———访三洋电机董事副社长本间充

三洋电机董事副社长本间充

“如何度过这个电力紧缺的夏天?”这个问题不仅是大地震后的日本企业界的问题,而且也是被电荒困扰的中国企业的问题。针对电力供求失衡这一世界性难题,在日前举办的首届中日绿色博览会新能源论坛上,三洋电机董事副社长本间充首次提出了“可再生能源与分散型蓄电系统”的构想。

如何向消费者提供稳定、可靠、廉价的清洁能源?如何形成智能化的解决方案?还担任着日本电池工业协会会长一职的本间充接受了《中国企业报》等媒体的专访。

存储清洁能源

所谓“分散型蓄电系统”就是用三洋所生产的蓄电池,将风能、太阳能等用清洁能源所发的电力存储,并设置在楼宇、店铺、住宅和小型发电站等各种场所。

太阳能和风力发电等都会给电网带来很大的不稳定性,而蓄电系统可以将剩余的太阳能发电电力和深夜电力进行储能,在需要时使用。三洋电机借助自己在太阳能发电、大型蓄电系统、智能能源系统的优势,希望将清洁能源稳定和廉价地提供给用电者。

未来我们要用什么样的安全又可再生的能源来满足社会发展和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这其实也是世界性的命题。世界能源消费结构预测显示,在世界范围内,传统的石油、煤炭、天然气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会逐渐降低,取而代之的是新能源,也就是太阳能、生物质能、空气能、风能、水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据本间充介绍,日本的引进目标是:在2020年之前,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供给的比率达到10%。但是这些可再生能源的生产和使用等受到诸多条件的制约又是不争的事实。

本间充以太阳能发电为例向《中国企业报》记者介绍说,在一般住宅上设置太阳能发电装置,每年可削减33.5%的二氧化碳排放。但由于受天气条件的制约,太阳能发电系统并不稳定,并可能由此产生并网拥堵、电力质量下降等诸多问题。据了解,近年来,上网电价补贴政策使德国的屋顶太阳能安装量和光伏生产商数量激增,而德国电网也就由此出现了运行不稳定问题。而三洋电机提出的可再生能源与分散型蓄电系统则可解决大量引进可再生能源带来的电力系统不稳定问题。

据介绍,分散型蓄电系统是可再生能源的储存装置,其设置在楼宇、商铺、住宅以及小型发电站等各种场所,可以把输出不稳定的风力发电或太阳能电力充入到分散型蓄电系统中,使其平稳地向系统输出。而在电力消费量激增时,也可从分散型蓄电系统中瞬间输出电力,使其频率稳定,不仅使得电力输出更加稳定,还可以大幅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

从实验室到现实应用

去年10月在日本兵库县落成的三洋加西工业园中,工厂楼和管理楼的屋顶和墙面安装有供普通家庭330户使用的太阳能电池。从运行的情况看,这些太阳能电池目前供应管理大楼125%的用电,而楼前由太阳能电池组成的“太阳树”则为电动汽车和电动自行车提供动力,这些电动汽车和电动自行车使用的动力电池也是由三洋制造的。

“2011年2月,我们在关东以西地区的20户普通家庭中设置了太阳能电池、分散型蓄电系统,将其作为LED照明等特定机器的电源开展实证实验。”本间充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该系统不仅能将太阳能发电电力或深夜电力充入系统,还可作为停电时的应急电源使用,从而达到了节电约70%的效果,结果大大超出了公司的预期。

据了解,2010年12月,三洋电机又在便利店(京都)中设置了太阳能电池、分散型蓄电系统、业务用节能机器,开始就其对商铺削减二氧化碳排放量及降低营业成本的效果进行实证实验,同样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此外,本间充还预计于2013年在美国“俄勒冈州可持续发展中心”设置太阳能电池、分散型蓄电系统,与节能设备相结合,旨在使整个建筑能耗达到净零。

本间充表示,将可再生能源与蓄电系统融合,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变电站、住宅、商铺、楼宇、工厂等领域,三洋电机也推出了一系列系统的应用方案,不仅可以实现电力地产地消,还可以构建一套成熟的“智慧能源系统(SES)”,最终实现“高效率创造、储蓄清洁能源”以及“无浪费高效使用清洁能源”的目的。其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不可低估。

“我们希望智慧能源系统为中国新能源产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优质借鉴,也为中日两国环境产业合作创造新的机遇。”本间充最后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