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7版:消费电子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7版            消费电子
 

2011年6月3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志高空调频频受到投资机构青睐的背后,到底是企业自身的业绩增长和发展潜力巨大招来了逐利的资本,还是企业实际控制人李兴浩借机售股融资为未来收购企业铺垫?真相并不清晰,但志高控股要在5—10年内销售规模从100亿向1000亿元冲刺,压力并不轻,仅靠空调主业肯定不现实。

投资客瞄上志高新一轮投资中国潮来临?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许意强/文

投资客瞄上志高新一轮投资中国潮来临?

受惠于国内“节能惠民、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系列政策,中国家电迎来新一轮投资潮 本报记者林瑞泉/摄

日前,格力空调总裁董明珠称“未来空调市场的另一增长点来自于某些同行的倒下”。这句话,似乎说到了志高空调董事长李兴浩的心坎上。

今年以来,来自中国广东的空调制造商志高控股(449.HK)在香港资本市场的表现颇为抢眼。短短数月内,轮番获得国际金融机构德意志银行集团、全球最大私募基金之一黑石集团、华资券商金利丰金融集团、中国最大电视机制造商创维数码四家企业的投资,分别持有志高控股达到了6.37%、5.36%、5.03%、5.06%,持股比例已达21.82%。

投资中国家电在即

志高控股2010年年报显示:截至2010年底,志高控股实际控制人李兴浩共持有56.46%股份。根据此前港交所发布的公告显示:上述四家投资客的持股主要是通过场内和场外交易完成,这意味着,上述投资客持有志高股票绝非简单地在二级市场的购买,或是与公司大股东达成了某项协议直接进行交易。

一位长期研究香港资本市场的专业人士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以这四家企业最近以来连续几次的增持行为来看,未来不排除他们还将会继续增持志高的股票。”

“今年以来投资客们对于志高控股的投资行为耐人寻味。表面上看,是对志高控股未来业绩发展和企业成长空间的认可,但也不排除投资者已经与志高高管达成了某种协议,投资行为会得到丰厚的回报。”一位不愿具名的家电分析师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这一现象的背后,是围绕志高控股的发展中短期内必然会发生围绕主营业务的大宗收购,或是有新的业务注入上市公司。

2008年之前,德意志银行曾持有海尔电器、TCL多媒体、美的电器、深康佳等诸多家电企业的股权或是可转债,最终于2007年底全部售出。这是否意味着资本对于中国家电业的第二轮投资来临?

今年以来,随着我国家电业步入巨人时代,企业间的重组基本完成,但围绕产品、市场、产能的多元化扩张却未停止。彩电企业创维、康佳全面杀入白电领域,志高、格兰仕等企业则展开了对大白电业务的完善,美的、海尔、格力、TCL、长虹等企业又在全国展开了新一轮的工业园扩张。

志高并购或从空调开始

今年初,志高曾提出5—10年内跻身千亿元企业的阶段性发展目标,李兴浩也表示,为了达成这一目标,不排除会通过并购等手段。自志高控股上市以来,企业并未启动收购计划。相反,志高集团除了主业以志高、现代两个空调品牌的运作、积极打造全球空调OEM中心的定位,为众多中外企业提供贴牌服务从而提升规模化效应外,还积极向冰箱、洗衣机、厨卫电器、小家电等关联领域进行横向扩张。

对于志高的这种纵向打造全球空调制造中心,横向进军大白电和小家电领域的发展,一位同样来自广东的家电企业人士向《中国企业报》记者分析,“单纯依靠空调业务将销售收入冲到千亿,对于志高,甚至于格力来说都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格力进军冰箱了,志高自然也要进行主营业务的扩张。”

对于上述说法,《中国企业报》记者曾多次致电志高控股董秘梁汉文,其电话一直无人应答。一位要求匿名的志高人士则指出,“李董已经明确表态,未来的发展不排除并购手段,而且并没有限制家电领域,一切符合上市公司利益的并购都可能。”

作为国内空调业四强之一,志高控股2010年受惠于国内“节能惠民、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系列政策,全年总收入达到92.77亿元。此前,国家统计局中国行业企业信息发布中心公布的销量排行榜显示:志高空调2010年度全国市场同类产品中销量第三。分析人士指出,不排除志高会先在空调主业上展开收购动作。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