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6版:深度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6版            深度
 

2011年6月3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除了两校分别设立的地球科学资源、石油工程、化学化工、机电工程等专业造成教育资源不合理配置之外,彼此之间激烈的人才争夺和科研项目的互相挤压,削弱了我国骨干石油人才的培养,也造成了石油化工技术进步的阻碍。

分裂的“石油大学”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见习记者刘成昆/文

分裂的“石油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在近几十年里,一直处于实质性的分裂状况 CFP供图

“老校长张一伟当时对我说,‘现在这情况怎么办呢,我无所事事,太无聊了,哪天去你家过组织生活。’但没等过组织生活,他就生病住院,然后就去世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一位退休老教师,对本报记者无奈地说。

张一伟何人?爱国将领张治中的侄子,我国著名地质专家、能源专家,1986年至1989年担任华东石油学院副院长,1989年至1994年任石油大学(北京)校长、党委书记,1994年担任中国石油大学校长,2009年5月24日逝世。

让张校长深感郁闷的是,中国石油大学在近几十年里,一直处于实质性的分裂状况,而在2009年他去世后,校本部也随之完全失去作用。“双方谁都不愿意提取消本部的建议,现在本部只有一个叫田莹(音)的女士留守。”某退休教授告诉记者。

“两所大学已经完全独立,只有在申请科研项目时还会联合申请,其他的没有任何联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一位校方行政人员说。

“两校仍是一所学校,但是仅仅剩下校务委员会在起协调作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有关人士却如此告诉记者。

根据教育部资料,中国石油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两个“办学实体”组成,属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拥有5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就是这样一所国家重点、拥有几万学生的著名大学,却处于纠缠不清的对立和割裂之中,甚至没有统一的校本部协调组织。除了两校分别设立的地球科学资源、石油工程、化学化工、机电工程等专业造成教育资源不合理配置之外,彼此之间激烈的人才争夺和科研项目的互相挤压,削弱了我国骨干石油人才的培养,也造成了石油化工技术进步的阻碍。

仓促创办

中国石油大学经历了多次变故,而学校的迁移、分裂更像一部精彩的故事。在50年的校史中,中国石油大学经历多次搬迁和分拆,并形成了今天实质性分裂的结果。

这所大学的历史,可追溯至1953年10月,并历经北京石油学院、华东石油学院、石油大学三个重要发展阶段。

1969年备战备荒,石油学院正式迁至东营,学校改名华东石油学院,改革开放后,华东石油学院在北京设分校,成立研究生部,后成为北京分校,2005年,两个学校分开办学,成了两个独立的实体,留在东营的学校成为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1952年,我国院系调整,学习苏联经验成立了农业、林业和水利等12所专门学校。其中,以清华大学地质系、采矿系、化工系的石油组为基础,汇合天津大学四个系的石油组以及北京大学、燕京大学的力量,建立了清华大学石油工程系。

建立石油院校能够获得国家的高度支持,也与朝鲜战争有关。石油不但是经济的血液,也是战争必需的储备物质,而我国当时尚没有大规模的油田,也没有专门的高校培养人才。而在燃料工业部和石油管理局的呼吁下,国家同意成立专门的石油学校,地点就定在北京。1953年院系调整时,集中了清华、北大、天大等名校的石油石化学科专业及专家教授,组建成立北京石油学院,是当时北京学院路著名的八大学院之一。1960年,发展成为全国重点大学。

按照一切从快的要求,石油学院于1953年4月动工,7月份完成校舍建设,9月份计划招生开学。但由于时间太紧,无论如何也不能按期开学,最后学校只得通知学生晚几周入学,仓促到第一学期的实验课都要借用清华大学实验室的地步。

石油学院成立时,确实吸引了不少的优秀人才为国家的石油建设出力。除清华大学石油工程系班底、天津大学院系班底外,还有北京大学的傅鹰和张锦夫妇,除高校教师,还有厂矿专家,如玉门的蔡伯民等。后又陆续从全国抽调高校老师进入石油学院。

学校第一任校长是由人民大学调入的阎子元,阎作为学校最高行政领导全面主持学校工作。贾皞作为校党总支书记配合校长工作。这个时期的石油学院对我国的石油勘探开采等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1957年以前,我国勘探重点在大西北,但从新疆、甘肃等地开采炼制的油等运到东部,运输也要消耗大量油品,远水解不了近渴,邓小平要求余秋里领导的石油部加大东部勘探,当时勘探队很快在大庆发现大型油田,当时石油工业部要求全行业投入大庆会战,石油学院作为石油部的一个子单位,全体师生700人参与到会战中,学生边投入生产实践边学习,毕业后就地分配工作。

紧急外迁

文革前夕,中央精神认为高校要建在生产现场,石油部接到中央指示后,立即要求石油学院联系搬迁地点。石油大学领导知道学校不能继续留北京,派了两拨师生队伍考察去处。当时有两个地方比较理想,一个是大庆油田,一个是胜利油田。当时学生在两处进行学习和工作,同时进行学校建设。但文革发生后,学生们几乎全部回来参加文化大革命活动,学校外迁的事暂时告一段落。

1969年,中央发布一号令,要求各单位备战疏散,各大院校也必须迁出北京。10月22日开始,北京石油学院4000师生从北京五道口整装上火车,只用两周的时间全部迁出北京,改名为华东石油学院,在东营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涯。

“当时真是狼狈,并且损失惨重。”余世诚教授说,“原来有14万平方米的教学生活房舍,突然变成只有4000平方米的干打垒,并且教师队伍损失过半,700人的教师队伍最后只剩300多人,很多老师为了避免两地分居,干脆申请离开石油大学。10年间积攒起来的设备也损失过半,很多大型设备一时运不出来,只能放在北京。教学固定资产由800万减至400万元。图书也损失了1/3。北京、天津、德州、济南、东营各地,到处都是石油学校从火车上丢的东西,运到哪儿丢到哪儿。”

虽是干打垒的房子,无论人口多少,一家也只能分一间,很多人口较多的家庭只能挤在一间房子里,从北京运来的家具全都堆在学校的空场上。当时附近的百姓全都去捡东西,并且当时还流行一句话是“石油学院是我家,进进出出随便拿。”有很多百姓套着牛车去拿东西。

当时有许多教授白天给学生上课,晚上却要挨批斗。文革期间,石油部办了好多石油类高等院校,都在文革后解散,华东石油学院在这种情况下坚持了下来,并且培养了3000多名工农兵大学生。

1978年,我国高等教育恢复正常,石油学院是否要继续在东营办学,成了摆在华东石油学院全体师生面前的问题。当年有教师给已升任教育部长的蒋南翔写信,希望学校能迁回北京,但石油部坚决反对,它的意见是学校迁址可以,甚至石油部可以拨钱给石油大学帮助迁校,但不能回京。

得到石油部批示,学生和教师情绪波动较大,当时主管行政的副校长杨光华对全校师生说,学校从北京迁到东营元气大伤,现在还没有恢复到北京石油学院的水平,如果再迁校必然又要大伤元气,当务之急是把学校的科研教学搞上去。除非是回京,否则我们就不动。

1977年10月12日,教育部发布《关于高等学校1978年研究生招收工作安排意见》一文,要求有条件的高等院校要积极招收研究生。1978年,华东石油学院开始招收研究生,但是,由于这所学校地处偏僻,条件简陋,招生工作不理想。1978年计划招收20名,1979年计划招收5名,都未完成招收任务。1980年,计划招收11人,但报考者只有11人,并且无一录取,在此情况下,石油学院利用北京的种种有利条件,在原石油学院校址内建研究生部。

1981年6月,石油部和教育部同意石油学院在北京设立研究生院,允许招生400人,当年招收到55名学生,超过之前的总数。

而到了1984年,决定在北京昌平建新校。原先的石油学院因被各单位占用,已经容不下越来越大的办学规模,学校要想发展,必须找到一个新的办公地点。1986年,昌平校址建成,部分研究生开始在昌平学习,华东石油学院两地办学的格局正式形成。

两校分裂

而此时,国家关于教育的指导思想有了较大的转变,教育部提出大石油学院的主张,把有关石油的多所学校都放在一起,办一个大石油高等院校。当时主要有四所学校,除北京和东营的石油大学分校外,还有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和广州外语培训中心,四所学校全是石油大学的分校,但功能有所不同,石油大学(北京)注重培养研究生,东营分部注重培养本科生,广州分部培训学生英语,而管理干部学院培养石油管理干部。

1988年,华东石油学院更名为石油大学。1989年5月,中石油发文时正式使用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大学(华东)的字样。7月,中石油任命杨光华为石油大学校长,石油大学校本部设在原石油学院内,各分校校长同时担任石油大学副校长。校本部在办学方向、发展规模、基建规划、学科及专业设置等方面统一规划。协调华东和北京在教学、科研和人事方面的合作。至此,石油大学的布局正式形成。

这一年,华东和北京校区开始在招生工作中打破原来的限定,北京校区除招收了103名研究生外,也招收了116名本专科生。华东除了继续招收本科生,也开始招收研究生,1990年,招收35名研究生。

但两地办学时遇到很多问题,原来人、财、物在新情况下变得极为复杂,校本部和中石油为协调两地关系耗费很大精力。当时的管理体制为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而各校区党委分属各省市和中石油党组,本部的党组织关系挂靠在北京校区的临时党委之下,本部党委反受分校党委领导,它的领导作用极其受限。北京和华东校区都开始按照自己的发展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原来的规划完全打破。

到了1992年,两校在经费、人事和行政等方面各自独立,1993年,学校各项活动基本都计划单列,校本部的职能和作用大大降低,只起协调作用。2005年,教育部撤销海淀区本部,改由华东和北京两地独立办学。

后遗症

在山东,高校曾掀起一股往青岛迁校的风潮,山东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和山东科技大学都或迁往青岛,或在青岛建有校区。

“东营太偏了,留不住教授,教授走了就拿不来好项目。”东营校区一名大四学生告诉记者。这也反映了现代高校普遍遇到的问题。对教授而言,生活在三线城市,获得前沿信息的机会也较一二线城市的教授少,与同行交流也很不方便。高校许多课题往往需要不同高校不同专业的教授共同完成,东营只有中国石油大学一所高校,无法与其他学校产生协同效应。

北京到东营没有直达的火车,旅客只能从济南中转。并且《中国石油大学校史》介绍,当年北京石油学院迁到东营时,几乎没有任何社会依托,学校为了发展,不得不办起车站、幼儿园、煤气站等市政工程。“当时的情况不是社会办学校,而是学校办社会。周围除了农村,没有任何社会依托。”退休的老教授告诉记者。

地域的原因阻碍了教授有更大的作为,并且对个人生活而言,在社会依托较差的东营,也会感觉生活不方便,影响自己的眼界。除1969年从北京迁到东营时流失大量教师外,学校迁入东营后,也不停地有教授流失。

“迁到青岛之后,学校生源明显提高,社会知名度也大大提升了。”一石油大学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不过1978年11月10日,华东石油学院接到石油部的要求是命令其坚决在东营办下去,并下达华东石油学院建校计划任务书,要求建校规模达到5000人,研究生800人。

接到石油部的指示,这个学校开始大规模地进行建设。1983年9月23日,院庆30周年时,提出思想政治、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全部恢复到原北京石油学院的水平,局部有所发展或超过。华东石油学院时期这一目标基本实现。

虽然石油大学不能完全迁回北京,但这个学校也没有放弃迁校的努力,据余世诚教授说,当初在北京建研究生部时,是瞒着原石油部老部长康世恩进行的,并且在石油大学40年校庆时,也没有请这个反对学校回京的老部长。

除了在北京建研究生部,杨光华在任华东部校长时曾考察过威海和青岛市区,希望在那里建校,因各种原因一直不能定下来。

2000年开始,石油大学(华东)决定迁址青岛市黄岛区并获得支持,青岛校区开始建设,从2004年开始,部分院系已经开始迁往青岛,研究生一年级在青岛校区学习,二年级开始在东营校区跟着导师实验。并且部分本科生一二年级在青岛、三四年级回东营。

2011年夏天之后,几乎全部的统招学生将迁至青岛市的黄岛区,东营校区主要用做成教学院和自考学院校区。而据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校行政人员介绍,青岛校区只是一个窗口,因规划原因,校园面积无法扩展,无法将全部学生迁来,具体规划正在制定中。青岛校区侧重于“两个中心”建设,即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中心,开放合作和学术交流中心;东营校区侧重于“两个基地”建设,即产学研结合的科研中试和成果转化基地,教学实习和学生实践基地。

不过记者在采访中听人提起,原对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迁校出力颇多的原黄岛区委书记姜杰,现已调往东营市任市长,有学生告诉记者,现在姜杰又希望大学留在东营。不知这是否与当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希望迁校,而现在否认迁校有关。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