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随着经济持续较快发展,要素成本上升是一个必然趋势;另一方面,企业必须适应这种变化趋势,要靠增强创新能力、调整产品结构、提升核心竞争力,努力化解成本上升带来的压力,变成本压力为转变发展方式的动力,在调整中实现新发展。
靠无止境的压价竞争已经难以维系,提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才是出路。国内的纺织企业开始加大研发和产品创新投入,提高产品款式更新速度,并采取主动式的产品推出方式,逐渐开拓国内市场。
纺织企业内外交困
业内人士预计30%中小纺企会倒闭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徐丽艳/文
业内人士预计30%中小纺企会倒闭纺织企业内外交困
目前纺织企业出口形势复杂多变,在广交会上很多纺织企业提出要稳定出口退税政策,避免更多利润被侵蚀。 本报记者林瑞泉/摄
和以往接了国外订单到处找生产商的情况不同的是,邓小雷明显感觉到了现在的变化;“有几个服装生产企业已经好几年都没有联系过,最近开始频繁打电话联系是否有单子接。”
邓小雷是安徽中安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的业务经理。他5月21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以往都是贸易商追着生产商跑,现在是生产商追着贸易商要单子,每天都会接到好几通这样的电话,“甚至有的生产商直接跑到办公室,没有接到单子就不走了。”
“一般来说,上半年是纺织企业接单较多的季节,从整个服装市场上看,上半年的情况并不理想,下半年更不用说了。”邓小雷告诉本报记者,今年纺织企业面临经营困境,估计有30%的中小企业会倒闭。
工信部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纺织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4%,同比回落3个百分点,比去年四季度回落1.2个百分点。
棉价暴跌3成国际订单下滑
“价格越涨越买,越跌越不敢进,棉花价格涨跌幅度太大,一个星期内,价格就有很大的不同,企业面临的风险很大,现在只敢接一些短期的单子。”陆建忠已经从事纺织行业十几年,棉花价格如此大幅涨跌,他还是第一次遇见。
从今年3月份开始,棉花的价格突破3.4万元/吨大关后。两个月的时间不到,棉价来了一个“过山车”,棉花现货价一路回落至2.4万元/吨,暴跌近3成。
“去年棉花价格涨得那么厉害,炒作是部分原因,浙江很多纺织企业去年都跑到新疆那边炒棉花。今年,国内国外市场低迷,下游需求萎缩,订单减少,使得棉花价格一路走低。”邓小雷判断,虽然棉价下降了3成,后期上涨空间也有限。
棉花的价格下跌,原材料成本降低,并没有缓解纺织企业的困境。
“去年棉花价格大幅增长,国外对棉产品的服装订单明显减少。”安徽潜山金鹭服饰总经理陆建中告诉本报记者,去年整个国际市场萎缩,他的客户中就有好几家削减店面数量。
“现在只有在接到单子后,才去进原材料。”陆建忠告诉记者,公司也寻求性价比更高的替代品,例如用化纤、涤纶等产品替代棉花。“原来用化纤生产的服装只占30%,今年以后,已经有50%的服装原料是化纤等材料生产。”
“价格越涨越买,越跌越不敢进,棉花价格涨跌幅度太大,一个星期内,价格就有很大的不同,企业面临的风险很大,现在只敢接一些短期的单子。”陆建忠已经从事纺织行业十几年,棉花价格如此大幅涨跌,他还是第一次遇见。
从今年广交会一期的成交情况来看,境外采购商虽下单踊跃,但中短单占89%,出口企业利润不高。
而山东一家纺织企业,在年初看涨棉价的后期价格,在年初就以3万元/吨左右的价格收购棉花,以现在的价格算,每吨就损失了五六千元,这些成本需要通过后期销售加以消化。
中投顾问轻工业研究员熊晓坤认为,从市场层面看,纺织企业的销售旺季多集中在每年的三四月份,而今年市场销售却出现持续低迷,后期上涨空间缩小;再从国家层面看,通胀压力仍在持续,国家将继续采取货币紧缩或其他干预手段,国内政策环境不允许棉花价格出现大幅上涨;另外,受全球经济发展、多种政治因素等影响,国际棉花期现货市场出现了下滑。
订单转向东南亚与退税下调
广东省纺织品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钟浩森表示,即使出口退税不下调,纺织服装出口订单已开始不景气,因报价跟着汇率波动和制造成本上涨而节节攀升,吓跑了不少客人,预计下半年最糟糕的情况将可能有50%的客户跑到东南亚地区下单。在他看来,出口退税会是压垮纺织服装出口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一些中小企业或将因此倒闭。
“去年以来,我国原材料大幅上涨,很多外国客户将一部分的订单转移到了越南、孟加拉等东南亚国家。虽然这些国家的产业链不如中国完整,但是原材料和人工成本比中国低很多。”邓小雷告诉本报记者,这些国家的人工成本只有中国的1/10,单从这方面来看,就减低了不少成本。
“交货期被拖延一两个月时常发生,但是国外客户考虑到成本因素,他们会把比较简单的服装订单发到这些国家。”邓小雷告诉本报记者,以往中国都从东南亚这些国家进口棉花,今年进口棉花的数量越来越少。
本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在浙江等省的纺织服装行业已经出现了这种苗头,即原来的客户将一部分订单转到越南、孟加拉等周边国家。
另一方面,5月中旬市场突然传言,国家相关部门已通过将纺织品出口退税从16%下调至11%的决定,预计将于六七月份正式推出执行。
“出口退税的部分并不是全部归中国的纺织企业所有,中国纺织企业为了更有竞争性,报价很低,这实际上是和外国客户分享了退税额度。”邓小雷告诉本报记者,根据服装产品不同,会给外国客户提供10%的退税额度。”邓小雷告诉本报记者。
他指出,从目前来看,一次性调整5个百分点似乎是不可能的。目前因为很多纺织中小企业的出口毛利率才一两个百分点。出口退税一旦降低至11%,这会导致一大批服装企业亏本或者“直接死掉”。
商务部财务司处长袁晓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010年我国出口企业平均利润率为1.47%,低于工业企业平均利润水平。2011年1月至2月,企业出口利润率进一步下降到1.44%。
广东省纺织品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钟浩森表示,即使出口退税不下调,纺织服装出口订单已开始不景气,因报价跟着汇率波动和制造成本上涨而节节攀升,吓跑了不少客人,预计下半年最糟糕的情况将可能有50%的客户跑到东南亚地区下单。在他看来,出口退税会是压垮纺织服装出口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一些中小企业或将因此倒闭。
“纺织企业反对出口退税下调的声音很强烈,希望国家暂时不做出调整,这主要取决于国家对出口的态度,国家倾向鼓励进口,目前对出口态度不明确,有可能因为外汇储备太多,不重视出口甚至打压出口。”钟浩森说。
在当下出口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绝大多数企业都期望国家政策稳定。广交会新闻发言人刘建军称,在当前多种因素蚕食利润的状况下,企业在呼吁出口退税政策稳定。
新一轮洗牌开始:中小企业倒闭预言
工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1/3的优势纺织企业创造了全行业90%以上的利润。其中,平均利润率不小于10%的企业占到企业总数的7%,创造了全行业35.3%的利润;平均利润率为5%的企业占到企业总数的24.5%,创造了全行业53.8%的利润;平均利润率不到1%的企业占到全部企业数量的68.5%,其利润仅占全行业的10.9%。
去年下半年,纺织业一片繁荣,同时,大量作坊式的服装加工厂也像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
“那个时候不愁没有订单,在这个行业工作了几年的员工,积累点人脉就出去单干的情况很多。”邓小雷向本报记者表示。
今年以来,受到了汇率、原材料、人工等各因素的影响,纺织企业并不好过。“估计会有30%的中小纺织企业会倒闭。”邓小雷估计。
在北方城市石家庄也是如此。纺织业内人士指出:“河北省内纺织厂关停比率已经达到50%,石家庄市也出现开工率下降的现象,停限产的估计有30%。”
据媒体报道,广东、浙江、江苏、辽宁、四川、湖北六大出口强省的外贸情况调研显示,这些地区约有半数企业利润下降,部分中小企业出现亏损甚至倒闭。
“现在纺织企业作坊式的较多,竞争力比较弱。因此,洗牌不一定是坏事,洗牌后优质企业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邓小雷向记者表示。
工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1/3的优势纺织企业创造了全行业90%以上的利润。其中,平均利润率不小于10%的企业占到企业总数的7%,创造了全行业35.3%的利润;平均利润率为5%的企业占到企业总数的24.5%,创造了全行业53.8%的利润;平均利润率不到1%的企业占到全部企业数量的68.5%,其利润仅占全行业的10.9%。
业内人士预计,未来只有两类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全球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一是平均利润率超过5%的优势企业,二是具有较强议价能力的纺织服装企业。
商务部日前发布的《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1年春季)》指出,一方面,随着经济持续较快发展,要素成本上升是一个必然趋势;另一方面,企业必须适应这种变化趋势,要靠增强创新能力、调整产品结构、提升核心竞争力,努力化解成本上升带来的压力,变成本压力为转变发展方式的动力,在调整中实现新发展。
本报记者在采访多家纺织企业时了解到,靠无止境的压价竞争已经难以维系,提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才是出路。国内的纺织企业开始加大研发和产品创新投入,提高产品款式更新速度,并采取主动式的产品推出方式,逐渐开拓国内市场。
金鹭服饰也在尝试走品牌化的道路,公司当前虽然在做Only、Zara等外国品牌的代工,但已开始着手“驭虎”和“柏斯狐”这两个自主品牌的前期推广工作。
陆建中告诉本报记者:“品牌创立的时间不久,一般来说,需要两三年的时间,如果能做下去,利润能够提高1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