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1版:头版 4下一版
第01版            头版
 

2011年5月24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银行信贷资金的全面收紧,使得信托等融资渠道再次“走俏”,作为房地产开发商重要资金来源的房地产信托产品,也再一次在金融风险调整中“崛起”,重新占据了信托市场的“半壁江山”。本报记者通过走访调查了解,与以往相比,此次房地产信托产品市场的火爆高潮表现在其信托公司融资数量巨大、融资渠道翻新、借贷利率猛高等方面,在信用风险考量上应更加谨慎。

房地产信托“盛世危言”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王静宇/文

房地产信托“盛世危言”

5月18日上午10点,本报记者如约来到了位于北京市四环附近的一家信托公司,接打电话的声音在这层写字楼里此起彼伏。

“最近很忙,有太多事情要处理,手机电池每天差不多都要打得没电了。”该公司负责人刘建伟(化名)边招呼本报记者坐下边说着话。

尽管日前银监会已两次澄清,5月份没有出台房地产信托业务新规的计划,但近期市场上关于房地产信托业务收紧的传闻不断。

“虽然只是虚惊一场,可是房地产信托收紧是必然趋势,今后银监会肯定会有大的动作,我们现在虽然还在做信托产品,但已经在逐渐减少,同时我们也在做两手准备。”刘建伟告诉本报记者。

今年以来房地产信托行业的“疯狂”,把这个游走于银行和民间借贷之间的“第三者”推到了“风口浪尖”。

利率逼近“红色警戒线”

虽然上有政策,但是持续走高的收益率,让房地产信托公司对这块送到嘴边的“肥肉”欲罢不能,进而铤而走险。

“18%。”上周,一家来自于河北的房地产企业找到刘建伟,为了他们公司的别墅及部分商品房开发项目融资1.3亿元,并报出了这个“高利息数字”。该项目五证俱全,即将部分封顶。

“18%是年贷款利息,如果是去年上半年,这个数字的确很诱人,而且这个项目能很快包装成一个年收益10%的房地产信托产品推出。但是现在,面对这个数字,极少信托公司愿意接洽这单生意。”刘建伟说。

河北企业为何要舍近求远跑到北京融资?刘建伟的解释是,虽然银监会没有明文叫停房地产信托,可是二三线市场的信托公司有些已经停了,主要是没钱,或者不想去冒任何一点点风险。

“这家企业也咨询了几个信托公司,他们给出的数字一般都是25%,我们给出的也是25%,这也是没有办法,同行都这么高,我们也不能低,这是业内最基本的游戏规则。”刘建伟说。

中国人民银行贷款一年利率为6.31%,而25%只比中央银行的年贷款利率的4倍25.24%少了0.24%。

“国家有法律规定,如果借贷利率超过央行年贷款利率的4倍以上,将会受到处罚,所以我们都很紧张,其实大家心里面都有谱,谁都不会触碰‘红色警戒线’,就在它极限值下徘徊。”刘建伟表示。

刘建伟告诉本报记者,目前北京的房地产信托公司发行信托产品的以二、三线城市项目居多,且以小型房企为主,一般情况下,房地产信托的收益率在8%到10%之间,再加上渠道费用占比3到4个百分点,和大型开发商的信托融资成本在12%到15%左右相比较,小型开发商的信托融资成本一般在20%左右,有的甚至高达25%以上。

“能做多少做多少,我们都是抱着能拿到最高收益为目标,如果真有问题再及时修补,这就是我们信托行业的原则。”刘建伟笑呵呵地说。

繁荣之下潜藏巨大风险

“今年以来融资的房地产公司非常多,光我们主动拒绝掉的公司差不多有一半,现在长三角一带、一线城市的优质房地产项目成了我们的主要客户,一些小公司、小项目卡得很死,几乎不去碰。”5月19日,一家大型信托公司业务经理周兰(化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周兰说,过去两三年,都是一些中小房地产企业找上门来,大的开发商很少,今年以来,大的企业比较多,小的企业很少,“需要钱的企业越来越多,企业在市场中的感受是很强烈的,可以接受的融资成本也越来越高。”

周兰告诉本报记者:“如果是银行拒绝的客户,我们会进行全面详细的调查了解,不一定给它做融资。”(下转第八版)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