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5版:央企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5版            央企
 

2011年5月20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央企“新民工”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孔迪/文

央企“新民工”

如今,农民工已经成为推进中央企业改革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CFP/供图

“24年来,我先后参加了大秦、哈大、京沪高铁等十几项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经历了铁路建设从常速铁路到快速铁路再到高速铁路的发展历程。”只有高中文化的巨晓林无限感慨:“在这个大舞台上,农民工也能有作为。”

作为中央企业的一名农民工,巨晓林从业24年先后研发和革新43项工艺工法,为企业创造直接经济效益600多万元。

而这离不开他所在的舞台———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农民工培训被列入中铁的重要工作日程。同时,中铁在收入水平、居住出行、医疗卫生、子女就学等方面为农民工积极创造良好的条件。

在这样的管理体系之下,巨晓林从农民工成长为“技术导师”,只有初中文化的窦铁成也从农民工转身为“工人教授”……农民工正在成为央企的知识型新型工人。

人才强企战略

前不久,按照中央企业团工委倡导的“央企+高校+农民工子女学校”的模式,国家电网、中国北车集团、中铁建等中央企业团组织开展了60项以“青春关爱行动”、“捐书有我一本,爱心有我一份”、“我与农民工子女手拉手、心连心”等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

与此同时,很多中央企业将关爱农民工作为加强和创新企业管理的有力抓手,对农民工一视同仁,打破正式工、农民工的界限,让他们真正融入企业中。

今年2月,利比亚国内发生严重动乱,在利比亚撤退行动中,面对生命财产遭受严重威胁的局面,中国水电集团公司安排国内的协议工先行撤退。回国后,集团给员工发了安家费,并考虑到暂时不可能重返利比亚,在国内项目给他们找到新的工作。

“水电集团党委在做好农民工工作中,已经形成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主题实践活动体系。”中国水电集团公司党委常委、中国水电股份公司副总经理袁柏松说。

据有关方面统计,目前全国共有2.4亿农民工,中央企业直接使用的农民工和通过劳务派遣、分包等形式使用的农民工已达到680多万人。

去年秋天,在央企红旗班组(科室)和先进职工表彰大会上,国资委主任王勇履新后首次公开出现在媒体面前,他向所有受表彰者深鞠一躬。外界认为,这身鞠一躬也是在向央企发出人才强企的号令。

今年2月25日,国务院国资委首次召开中央企业农民工工作会议。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表示,农民工在中央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黄淑和要求各央企积极探索整体推进农民工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紧接着,3月,中央文明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资委等8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组织关爱农民工志愿服务活动的通知》,要求中央企业要通过大力普及“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理念。

时至5月,中央企业关爱农民工志愿服务活动全面启动。国资委副主任、党委委员黄丹华强调,启动仪式后,各中央企业将围绕提高农民工岗位技能、维护农民工文化权益、保障农民工身心健康、关爱农民工子女和提升农民工文明素质等五个方面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农民工已经成为推进中央企业改革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黄丹华日前在中央企业关爱农民工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仪式上,号召中央企业从农民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关爱农民工兄弟。

黄丹华表示,中央企业还要吸引更多的志愿者加入到活动中,切实把关爱农民工志愿服务活动办成“惠民工程”、“民心工程”和“幸福工程”。

道善则得之

在“惠民工程”、“民心工程”和“幸福工程”的背后,中央文明办专职副主任王世明道出了其中更深远的社会背景。“关爱农民工意在三个谋求。”王世明说。

“关爱农民工是在谋求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大学》中,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企业弘扬道德文化,道德文化是企业具有长久生命力的依托。有德的企业才有未来。关爱农民工就是谋求企业的长远未来。所行非善,企业或个人就不会很好。”王世明一语中的。

他认为,“关爱农民工是在谋求社会公平正义水平的提高,是国企带头引领全社会公平正义水平的提高。”国企姓“国”,是公有制的基础,而公有制包含的基本精神是“公平”。

王世明特别强调有一件事不可小觑。央企680万农民工,分布在大江南北。如果他们被关爱,感到幸福,会将之告诉父母子女,再传给四邻五舍,如此口口相传,由于不公平引起的麻烦减少,生活过得更公平。

王世明认为,“关爱农民工是谋求利他精神的弘扬。利他是中国人的生存智慧。从社会学角度,人的属性是社会性,人以群体形式生存发展,以克服大自然带来的麻烦。”关爱农民工将还“利他精神”的本来面目,让农民工受益,让关爱农民工的人受益,让关爱农民工的人萌生利他心理。

在央企涌现出知识型新型农民工的同时,经历了民工荒倒逼的民企在用工方面也日趋人性化。“与其急时四处抢工,不如平时留人;留人更要留心。”现在众多民企已开始给农民工发放工龄工资,一些民企办学校,培训农民工。社会在转型,企业在转型,农民工也在转型,在这样一个大趋势下,企业只有从管理角度不断跟进社会变化和新生代农民工需求变化,才能做到适者生存。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