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9版:理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9版            理论
 

2011年5月17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实行税收优惠政策
促进企业年金发展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李莉/文

实行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企业年金发展

国家统计局最近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13.26%,总数1.79亿,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8.87%,绝对数接近1.2亿。这意味着我国的老龄化进程还在继续。专家预计,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超过4亿,占总人口比例的30%以上,达到老龄化高峰。

面对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来临,积极应对“银发浪潮”的挑战,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已经刻不容缓。目前,作为第一层次的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已经初步成型,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旨在保基本、广覆盖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养老的需求。企业年金作为第二支柱,是对社会保障体系的延伸和完善。尤其在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的今天,现收现付制度面临巨大的挑战,企业年金发挥的补充养老保险作用尤为突出。

企业年金主体的行为博弈

古今中外,任何制度的建构均是多方利益博弈的结果。企业年金制度亦是如此,从中国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政府和企业是该博弈的核心决策者。

政府与企业的博弈过程中,可以选择建立或者不建立企业年金制度。假设政府选择建立企业年金制度,必须采取鼓励性的税收优惠政策。

企业建立年金计划,为员工提供补充养老保障,不但能减轻政府的养老负担,实现社会目标,还能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如此一来,企业经营效益好,所交纳的税收额增多,政府财政收入增加。

然而,效用的取得是以一定的成本为代价:一方面,政府需要协调各方利益,让渡一定的税收作为企业年金的激励机制;另一方面,政府要承担企业可能出现的逃税行为以及企业经营不善造成的税收风险。以上作为政策颁布的成本。政府建立年金制度与否需要在成本与效益之间进行衡量。

对于企业而言,建立年金计划不但能享受一定的税收优惠,而且能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进而获得额外的收益。同时,企业需要承担年金的筹备、建立、缴费等费用。如果政府没有任何优惠措施,企业仍决定建年金的话,企业将通过采取延期支付工资的方式,将员工当期工资的一部分转化成未来年金而发放,此时,年金的激励作用很小,也就是说并不会有额外的收益产生。

政府的税收调控传导机制可以表述为:税收政策———纳税人收入变动(收入效应)———纳税人行为调整(激励效应或替代效应)———经济活动变化、宏观调控目标实现。由此可见,企业年金的发展和政府的税收支持是密不可分的。

政府税收优惠的可行性分析

一些学者对于中国实行税收优惠政策表示担忧,认为该制度不利于实现社会公平。一方面,该政策加剧了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均。由于企业年金以税收优惠作为刺激其发展的主要手段,高收入者是企业年金的主要参与者,他们通过缴纳较高的保费得到更多的税收优惠,而最需要保障的低收入群体却被拒之门外;另一方面,小企业和大企业的差距进一步加大,不利于市场竞争。

对于实行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企业年金的发展,针对国内部分学者认为其有违社会公平的论调,笔者有如下几个观点:

首先,我们不应该孤立地看待企业年金的税收优惠对社会公平的影响,而应把它放在整个社会保障制度中加以分析。多支柱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各支柱的侧重点不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应该更多考虑减少收入以及社会地位的不平等,照顾弱势群体和低收入群体利益,促进社会稳定的公平目标。而在企业年金计划的设计中应更多地考虑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尤其要与发展生产力,增进企业间的竞争与就业相联系。一个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中,不同层面的养老金计划的设计应该尽可能地兼顾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结合。

其次,企业年金“抓大放小”的问题一直存在,对于效益好的大型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而言,建立企业年金并不困难,而对于家底不厚、存活率低、内部机制不健全的中小企业,企业年金的准入“门槛”则令他们望而生却。加之税收优惠制度不健全、建立年金制度的动力不足,导致中小企业在年金市场裹足不前。

因此,为了实现公平,应该大力发展集合年金市场,鼓励中小企业积极参与。所谓集合企业年金计划,是由法人机构受托人发起设立,事先指定政府监控下的账户管理人、投资管理人和托管人承担相应职责,并共同制定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制度和流程,同时为多个企业委托人提供一揽子管理和服务的企业年金计划。

该计划不但简化了中小企业年金建立的程序,大大降低单个中小企业建立年金计划的成本,而且能够发挥规模效应,降低中小企业年金计划的运营成本。集合年金计划的规模性,有利于在未来规模资产大幅度提高情况下形成规模效应,并将规模效应产生的成本节约让予客户,从而降低企业成本开支,从而形成更多企业参与建立年金制度,享受同等税收优惠,吸引优质人才,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形成中小型年金市场的良性循环。

最后,建立和发展中国的企业年金制度,除了实行税收优惠政策以鼓励企业参与,还应着手于各项配套政策规范制定和完善。税收优惠政策作为企业年金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税收制度设计中考虑发挥其激励作用的同时,还应该约束其负面作用。一方面,规范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的申请条件,有效防止仅针对高薪员工建立年金计划的现象,减少公司利用企业年金骗取税收优惠的行为;另一方面,加强企业年金税收政策监管,使我国企业年金制度能够健康高效的发展。

(作者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社会保障专业研究生)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