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格局下的责任与创新”是2011中国绿色公司年会主题。正如柳传志所言:我们现在做的这些事情,已经不是什么更高尚的事情,而是持续性的事业,是用一种全新的战略和逻辑应对全球变局,连接商业成功与社会进步,以及如何建构与之匹配的创新能力。
创新的“鱼”可以在蓝海中畅游
大驱动力带来大创造力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江雪/文
大驱动力带来大创造力创新的“鱼”可以在蓝海中畅游
王建宙创新不能放弃
徐航创新是家常便饭
闫冰竹创新才有蓝海
创新,要设立新高度
创新是什么?是家常便饭。这是迈瑞公司老板徐航的名言。
真的是那么简单吗?台湾著名企业家、全球半导体产业“拳王”、联发科技董事长蔡明介就是凭借“颠覆性创新”巩固了企业在全球市场20多年的黄金地位。
在清华百年校庆举办的“创新论坛”期间,徐航写博客道出自己的经验:企业的创新是每个企业家必须天天面对的事实。但是行业的不同,创新的意义也不尽相同。我进入的是医疗器械行业,这个行业不仅是强手如林,同时也是各种学科交叉比较密集的行业,所涉及的学科五花八门。我们公司一走向前台,就碰到国际对手东芝、日立这样的大巨头。那么,我的创新就要有新的高度。
如同在球场,一上场碰到的就是乔丹。没有惊慌的徐航很快找到自己的定位:中国的知识分子创业先创新。他的理解是把当年的理想摆到正确位置上来,为中国人的切实需要制造市场。时间有限,一定要把知识和才华用在解决实质问题上,不要空想。
必须做行业“黑马”的迈瑞事实上就是以积极创新的眼光和态度找准了自己的定位:为中国的需要服务,不做低廉的医疗设备;大公司忽略的市场,我们必须也要凭借技术去打开。让世界同行学着仰视中国的创造者。
事实上,迈瑞做了令外国大公司闻后感到追悔莫及的事情:先满足中国上千个县级医院的全系列监护仪的特定需求,然后逐步从监护发展到临床检验设备,再发展到数字的超声设备、影像设备。目前,不仅在终端市场牢牢占据了中国第一,同时乡镇医院市场也开始使用迈瑞的设备产品。
徐航的远大理想从不跟创新思维分开。他在解释自己如何完成创新过程时,强调少不了细致周密的判断。“过去的事实是,中国医疗设备领域,70%以上需要进口。这个数字在别人眼里是永远的创伤或者是哀叹,但在徐航眼里就是巨大的创新空间。他坚持多年对这个市场定位付出耐心、品质、毅力、意志换来业绩。“是清华的精神让我看清了理想与现实的距离,也让我清醒地知道做企业家的使命是什么。”徐航说。
没有重复别人的创新,一定是基于使命感的,那样才可以创造出新的价值。
李开复18个月前创办创新工场时面对社会上很多质疑:创业是不是要用教练式、孵化式的模式做出来?
李开复在4月22日的博客中总结了18个月的创新成果:非常让我欣慰的是,18个月里我们投资了28个公司,而这28个公司一共有600位员工,至少一半已经有百万用户级的水平了,而且其中有好几家已经拿到了外部相当好的投资。最重要的是,这28个公司在过去几个月中申请了20个专利。我的领悟是:中国创造的产品要想走向全世界,成为创业的强国,必须要达到自主创新的新高度。
在博客上最活跃、被称为“博客控”的李再复每天关心的话题离不开如何提高创新内涵。过去18年在最一流的外企和最领先的美国创业工作,给他带来的一些反思他毫不保留地奉献出来。他一再坚持的创新的最核心思想就是“创新要有新高度”。
企业家所认识到的创新新高度,其中一条就是对人才的新认识。李书福公开表示:进入了信息时代,我们很多成功是在制造业得到的,所以我们会用制造的思维来看事情。在信息时代,一个顶尖的人才和普通的人才的差距可能是一百倍、一千倍,甚至是一万倍。而过去他们在生产上的差别只有30%到50%。
新高度也包括独特的商业模式。正如马云所说:知识是可以灌输的,但是人类的智慧是启迪的、是唤醒的。人和机器最大的差别是我们懂得创新。我们未来最大的挑战也是需要找出巨大创新空间。我思考,创新无模式。
创新就是感触,是企业家个人对出现问题的看法,所以要创新,企业家的心理基础一定应该是敢于欣赏自己的一切能力,包括创新能力。
经济学家谈到企业创新时有一个启示:创新不是因为你要打败对手而创新,不是为更大的名,而是为了社会、为了客户、为了明天。
创新,要跟明天竞争
明天是什么?
明天是未来,明天是希望,明天也是梦魇。这是很多企业家的共识。
重庆力帆集团董事长尹明善5月2日在民营企业家投资与发展论坛上说:为了明天,企业家要把创新当成信仰。信仰天道酬勤;信仰后来居上;信仰埋头苦干。
李书福的观点更为精辟:创新要求企业家必须是那只先知春江水暖的“鸭子”。敏感的意识带来积极的创新行动。
北京银行董事长闫冰竹近日在公司网站专栏上发表文章说:为应对利率市场化挑战,我要求自己要有着与众不同的战略眼光,顺应国际银行业发展趋势找到自己的市场定位“服务中小企业”,深入其他银行不愿涉及的领域,着力构建银行、保险、基金、租赁等高度整合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开创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崭新蓝海。
在金融业,很多老板不屑于做这些业务。但是,创新行动带给北京银行的业绩令人振奋:2010年,北京银行设立了国内首家消费金融公司,第一批入股保险公司,初步构建了横跨商业银行、消费金融、保险公司等领域综合化经营雏形;与ING合作,正式启动“打造中国最佳中小企业银行”项目,在设立全国首家科技支行的基础上,成立全国首家文化创意特色支行。2010年,转型升级的战略推动者闫冰竹为了应对利率市场化的挑战,再创出新的管理模式,成为中国首家走进西方发达国家的中小银行。
“活着就是为了改变这个世界”这句话不仅仅道出了苹果总裁乔布斯的心声,也成为中国很多优秀领军型企业家对自己的要求。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董事长曹德旺近日特别强调了自己的态度:24年来,作为创业家,我能够保持行业领袖地位成为优秀企业家、慈善家,就是为了明天而不断地作出种种创新,包括制度创新方面的,1995年就引进独立董事、1996年请国际事务所对企业审计,使公司很早就成为健康公司而成为国际大公司合作的首选公司。
创新,是一辈子的事业
可以相信的是,在不断研究经济学家以及社会学家关于“宏观形势”的观点之后,每个关注当前形势的企业家们都在问自己:既然企业家是善于经营、可以不断地滚动增长、实现真正价值,那么,在“十二五”期间,还能做什么?能做好什么?什么样的创新可以为中国的复兴做出真正贡献?
2006年在香港收购万众电话公司,带来了很好的协同效应的中国移动通讯集团公司的董事长王建宙说:创新的提示无时不在企业家脑袋里活跃。没有2006年的业务创新尝试,就没有中国移动2007年的收购巴基斯坦巴科泰尔公司的事实和业绩。作为国有企业的领导人员,要实现国有资产的增值,这与上市公司为投资者创造价值的理念是一致的。
王建宙在博客上说:我还有一个观点,那就是“小事也可以体现创新灵魂”。做最小的事情,比方说地上有一张纸,大家都熟视无睹,没有人捡。但是,我作为一把手,你们都不做的事情,我要做,我就要把这张纸捡起来了,传递一个信号“臻于至善”。员工进入中国移动的第一天我就要告诉,你做的事情要按照全中国、全世界最高的标准去做,中国移动作为这个行业的龙头,创新就是尽善尽美,没有止境、持续不断。创新是企业家一辈子的事业。
没有持续不断的创新力量、创新意识、创新行为就不会有今天依然屹立的伟大企业,如杜邦、福特、沃尔玛、波音、通用电气。而且,这些企业都是在一个国家重要的转折时期抓住了机遇,并以技术、管理、模式等大胆的创新成就了梦想,引领了全球的商业趋势。
说到创新是企业家一辈子的事业话题时,记者想到5月2日在北京举办的一个论坛。社会学家对企业家说:前苏联为什么解体有很多解释。其中有俄罗斯专家总结说,世界历史上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现代化模式,一种是以人为主体的现代化;一种是以人为代价的现代化。正是以人为代价的现代化导致了“苏联模式”的最大失败。
事实上,当时很多企业家明白社会学家的忧心所在。其中一个企业家发言说:我不想让员工成为国家成功或者企业成功的牺牲品。我把这个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看成是一个企业家一辈子的思想创新,它要和我的企业的其他创新一起合成一股积极的力量,推动中国经济健康发展,成为国际舞台上的新生力量。
我们愿意相信每一个企业家的心里话:为中国的伟大复兴不断地创新、求新,做创新的“鱼”,在蓝海中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