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5版:投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5版            投资
 

2011年4月26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随着上游煤炭产业的整合度逐渐提高,水泥企业收购煤矿的空间也越来越小。同时,也有业内专家提出质疑,尽管水泥企业向商品混凝土延伸,有掌握上游资源、资本雄厚等众多优势,但同样容易出现产能过剩,形成卖方市场,出现恶性竞争的情况。

水泥“全产业链”投资陷困局

龙头企业试图从下游混凝土产业抽身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郭玉志实习生张潇艺/文

龙头企业试图从下游混凝土产业抽身水泥“全产业链”投资陷困局

“我们公司也正在调整发展方向。”4月23日,接通电话时邹建坤正在做调研。他告诉本报记者,从今年1月份起,公司已经做了3个月前期调查工作。

邹建坤是烟台三菱水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菱水泥”)副总经理。在水泥企业向产业链上下游大拓展的潮流中,三菱水泥也未能“免俗”。

邹建坤为企业向上下游拓展下的注脚是:国家严控水泥产能过剩、力推节能减排,此外,在“十二五”期间,国家已明确提出将“支持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污泥生产线和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线的建设”作为建材工业发展重点之一。

邹建坤表示,不仅三菱水泥,国内诸多水泥企业都力图在上下游产业有所作为,“例如混凝土以及处置废弃物”。4月16日,在水泥企业的一次内部交流会上,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协会会长徐永模表态:目前,中国的水泥行业处在一个高调进军水泥混凝土产业的态势。

然而,即便是冀东水泥这样的行业龙头企业,在全产业链拓展中也开始碰到问题。

业内人士认为,当前混凝土业务门槛比较低,竞争激烈,虽然水泥企业面临全产业链投资冲动,但是诸多企业也面临着自身诸多瓶颈困扰。

全行业“大干快上”

“向上游拓展是为了解决成本问题,向下游拓展是为了解决利润问题,水泥企业向全产业链发展已经箭在弦上。”王刚告诉记者,在控制产能过剩的背景下,水泥企业若要发展,必然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在“十二五”规划中,国家已明确提出将“支持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污泥生产线和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线的建设”作为建材工业发展重点之一。

企业的嗅觉是敏锐的。不仅是三菱水泥,包括全国龙头水泥企业也逐渐意识到利用城市生活垃圾等来作为生产水泥原料,不仅可以解决成本,同时又将企业打造成循环经济企业。

水泥企业的全产业链投资冲动来自行业的“内忧外患”压力。邹建坤表示,自2009年以来,水泥产业就被列为产能过剩行业,屡次被国家监管部门“点名批评”。

与邹建坤有同样感触的还有王刚(化名)。

“在产能过剩和节能减排的压力下,水泥行业企业已经开始意识到拓宽上下游产业链的问题。”王刚告诉记者,目前水泥企业早已经突破了市场区域的限制,不再局限于产能规模和区域市场,而是全方位的市场竞争。

王刚所在的水泥企业是一家有着50多年的老国企,历经市场洗礼。

在这一轮行业产能过剩调控的背景下,王刚感觉水泥产业开始自觉调整发展方向,主动从量的增长向质的提高转变。

“向上游拓展是为了解决成本问题,向下游拓展是为了解决利润问题,水泥企业向全产业链发展已经箭在弦上。”王刚告诉记者,在控制产能过剩的背景下,水泥企业若要发展,必然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吉林亚泰集团一位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亚泰集团也已经开始向上下游拓展,例如,将触角渗入到生产水泥的原材料煤矿,下游则向混凝土领域拓展。

之所以水泥企业如此心急火燎向上下游拓展,除了产能受控背景外,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负责建材行业的处长刘明认为,综观国际水泥市场,行业巨头均是通过完善上下游产业链布局,有效降低企业的运营风险,支撑主业发展的。而在国内,水泥企业涉足下游产业链的还不多。

中国水泥网CEO邵俊在上述内部交流会上表示,国外水泥混凝土发展的经验表明,水泥企业要生存和发展,根据自身情况向上、下游产业链延伸是必然选择。

王刚告诉记者,正是看中水泥下游丰富的产业链和市场前景,当前国内大型集团水泥生产企业开始进入商品混凝土等上下游领域,新一轮的企业竞争已经剑拔弩张。

其实,亚泰集团并非“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业内龙头企业早已发力混凝土领域。

据中国水泥网统计,2010年全国水泥熟料企业前10强中,冀东水泥、华润水泥和华新水泥已经率先抢入混商领域;水泥20强企业中的金隅集团和亚泰集团,也快速开始了从水泥向混凝土的产业延伸。

“作为上游的原材料产业,水泥不能引领下游市场,其发展受益于投资也受制于投资。因此,水泥企业要生存和发展,根据自身情况向上、下游产业链延伸是必然选择。”徐永模如是说。

龙头企业出师不利?

冀东水泥此次转让股权在业界一度引起不小“震动”,因此其动向备受瞩目。国泰君安水泥业分析师韩其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水泥企业进行产业链拓展应该是一个长期趋势,但短期内肯定会有不少困难。”

众所周知,水泥行业上游受原燃材料价格影响很大,下游又要依托混凝土市场。当前,水泥作为整个行业的中间产品,目前在国内企业的竞争下,利润也越来越少。

上述亚泰集团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国家调整产能的背景下,水泥是中间产业,通过上下游的联合兼顾,打造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成为未来水泥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这样既节省成本,又可以改变目前混凝土市场混乱的局面。

然而,就在行业企业为新一轮的利润增长点欢呼鼓舞的时候,冀东水泥一则公告给业内泼了一盆冷水。

去年12月8日,冀东水泥披露,公司与唐山冀东水泥混凝土投资公司签订了《股权转让框架协议》,公司拟将持有的唐山盾石混凝土有限公司100%股权、湖南盾石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95%股权、吉林市冀东水泥城建混凝土有限公司51.02%股权及陕西冀东水泥混凝土有限公司95%股权转让给混凝土投资公司进行管理。

但是,记者4月25日在冀东水泥官方网站看到,湖南盾石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依然列为“集团成员企业”,对此,记者打通冀东水泥集团一位副总经理手机,其以开会为由婉言拒绝了记者的采访。

冀东水泥此次转让股权在业界一度引起不小“震动”,因此其动向备受瞩目。国泰君安水泥业分析师韩其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水泥企业进行产业链拓展应该是一个长期趋势,但短期内肯定会有不少困难。”

虽然水泥企业意图在上下游有所建树。但是,随着上游煤炭产业的整合度逐渐提高,水泥企业收购煤矿的空间也越来越小。同时,也有业内专家提出质疑,尽管水泥企业向商品混凝土延伸,有掌握上游资源、资本雄厚等众多优势,但同样容易出现产能过剩,形成卖方市场,出现恶性竞争的情况。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当前混凝土行业小企业众多,产能过剩,市场竞争混乱。

“做混凝土行业都是众多小企业,为了拿到单子他们完全不按市场规则来办事。”有水泥企业的负责人直言不讳地指出。

上述亚泰集团负责人早已预见到未来全产业链水泥市场的竞争,他告诉记者,行业集中度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市场稳定逐渐成熟,未来还是需要走一个重组兼并的途径。王刚则告诉记者,水泥企业向上下游拓展,主要问题还在于是否“不差钱”。

产业变“绿”前途未卜

在“全产业链”投资的浪潮中,水泥产业能否藉此变身绿色产业,还需要经受住资金、人才、跨行业整合能力等各种考验。

刘明表示,在水泥产业政策上,国家也鼓励企业大力发展商品混凝土,支持水泥企业延长产业链,发展终端产品,逐步实现水泥制品部件化。

中国水泥协会会长雷前治也在不同的场合一直呼吁:产业链的延伸和发展是“十二五”期间的水泥行业的发展重点,水泥企业要从单纯经营水泥产品向经营完整的产业链转变;全行业要从高能耗、高排放、资源消耗型产业向最大限度消纳人类生活和工业生产废弃物的清洁产业的转变。

在此背景下,一直承担节能减排重担的水泥工业一度被认为有望将变身绿色产业。

工信部去年11月25日公布水泥工业节能减排的指导意见时指出,“十二五”末,水泥行业节能减排的主要目标之一便是“大城市周边的水泥企业基本形成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和城市污泥的能力,使水泥工业转变为兼顾污染物处置的新兴环保产业。”

邹建坤告诉记者,正是如此良好的市场前景,公司才如此深入地开展调研,力图尽早在这一领域有所建树。

王刚告诉记者,国家政策已经明确鼓励要求企业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而行业内大的企业海螺水泥、华新水泥、金隅集团等多家龙头企业已对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厂污泥进行过探索和策划,并新建了相关的处理项目。

“意见中要求水泥企业形成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和城市污泥的能力,因为城市垃圾、废弃物许多是生产水泥的原材料。”王刚告诉记者,未来水泥企业要依靠城市而生存。

刘明指出,我国正处于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时期,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将有助于化解我国的“垃圾围城”危机。结合水泥产业的节能减排和把水泥产业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目标要求,“十二五”规划发展纲要已经把支持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污泥、有毒有害废弃物生产线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列入了规划纲要。

在“全产业链”投资的浪潮中,水泥产业能否藉此变身绿色产业,还需要经受住资金、人才、跨行业整合能力等各种考验。

邹建坤则告诉记者,公司将城市废弃物处理纳入公司业务,面临着新上生产线的问题,而这背后考验着企业资金链是否充裕,公司将在全面调研后,结合相关政策向股东汇报后,再决定是否新上项目。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