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融合:军工技术的民用战略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本报记者陈玮英/文
产业融合:军工技术的民用战略
从中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的问世,到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磁悬浮列车的试车,再到第八颗北斗导航卫星的成功发射,这些来自军工的高科技都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助推着中国经济。
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国家首次将军民融合发展纳入规划纲要中,并且是以独立篇章的形式体现。在日前发布的2010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中,军民融合式发展被正式写入。
可以说,这些都从一个大的方向指明了我国的国防军工工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也彰显出国家在今后5年加强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决心。
专家表示,“十二五”规划纲要,为我国今后进一步搞好军民融合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国家战略
军民融合已经确立为“国家战略”。
“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我国将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并大力推进军地资源开放共享和军民技术相互转移。
2010年国防白皮书中指出,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实行军民融合式发展,建立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和军队保障体系。
国防大学教授卢周来告诉记者,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就是统筹经济和国防两大建设,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深深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在军民之间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国家资源,确保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从经济建设中获得更加深厚的物质支撑和发展后劲,确保经济建设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中获得更加有力的安全保障和技术支持,使国家一笔投入产生双重效益,从而实现“兼容式发展”、“双赢式发展”,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
北斗导航系统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这个系统是由国防部门研发,但即将在我国民用导航市场被广泛应用,并可能最终取代目前美国GPS导航系统。有人做过概算:仅生产导航终端与开发电子地图,为相关民用部门企业会创造数千亿利润。军用信息技术还可以用于改造民用制造业部门。
事实上,中国航天高科技与传统产业具有密切的关联性与互补性,通过发展航天技术推动中国传统产业的结构调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适应航天事业需要而发展起来的航天综合技术就曾为我国半导体、电子、原材料、仪器仪表、新型复合材料、特种合金、微电子、计算机工业提供了发展良机,后来又为我国移动通信、光纤通信、微电子、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国信证券研究员李筱筠认为,国家鼓励民企进入军工领域,对民企来说肯定是利好。这些企业可以增加技术积累,从长期来看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同时,鼓励有条件的民用资本进入国防科技领域,让国防领域和民用领域在科技人才、资金和设备设施等方面充分交流融合。企业热情高
相比政策的出台,企业的积极性更高。
据了解,目前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非公有制企业主要有两大类:一类企业已经参与到国防建设中,其中一部分企业从事的领域主要集中在相关的配套产品上,正在积极地提高自身研发及生产能力,向深度和广度上延伸;另一类是正准备参与到国防建设中的企业,其中大部分企业拥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掌握着一批先进技术,这些技术也对促进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随着中国核技术应用产业的蓬勃发展,目前已形成了一个新兴的产业群体。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中,中核集团开发的大爆炸物检测系统解决了当今世界爆炸物安检难题,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实用的爆炸物检测技术之一,被誉为“灵敏的狗鼻子”。
新兴际华集团计划股份公司依靠所拥有的军工技术,进军户外装备领域,把高标准军用产品的品质移植到民用的户外装备产品上,致力于打造国内最大的户外装备服务商,开拓了市场,延伸了产业链,提高了际华在民用品市场的占有率和产品附加值。中航工业也明确提出了深化公司体制改革,推动整体改制,择机上市。
卢周来告诉记者,目前军民融合发展在重点领域已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建设上,一方面,民用企业开始进入军工生产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国防科技工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在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上,依托国民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新型军事人才。在军队社会化保障体系建设上,军队营区供水、供电、供热以及军油、军粮基本实现了社会化保障。此外,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贯彻国防要求也有很大进展。三大难题待解
军工有技术专利,转向市场,造福的就是百姓。说起来就是共赢,但是也有一些问题是不得不面对的。
卢周来认为,为推动军民融合,政府、企业与军方主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思想观念的束缚。在现实中,自成体系的思维定式和本位主义观念还具有一定的影响。地方部门的有些同志缺乏在各自工作领域中贯彻国防需求的强烈意识;民营企业缺乏为军品研发与生产进行主要配套的积极性;军队的有些同志仍然习惯于医院自己开,院校自己办,装备自己修,物资自己购的自我保障模式等。
二是利益关系的制约。军民融合式发展,是打破军民界限,在整个国家利益平台上整合利益关系的过程。对国防部门而言,这将意味着,有些军队岗位将由地方人员来担任,有些保障将交给地方承担,有些军工行业将失去垄断利益。而对于地方来说,实现军民融合式发展需要追加投入,可能还会增加工作量和风险。推进融合式发展,可能要触动某些既得利益,产生某些利益摩擦。
三是体制机制问题。比如,目前民营企业即使承担军品生产任务,也无法享受到传统军工部门在税收上的优惠。这些问题都需要解决。
当然,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有军民融合的顶层设计与统筹仍然需要加强;军民融合中的军地协调、资源整合和信息沟通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军民融合式发展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与军用标准需要进一步统一;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所需的法规制度需要进一步健全,等等。
业内人士同时指出,法规政策不够健全也是制约军民融合式发展的障碍。目前我国军民融合方面的政策法规数量少、覆盖面窄,现行的有关政策法规还不够完善配套,缺乏必要的投资、市场管理政策及相关法规,要规范政府、军队、企业以及军民各方面在融合发展中的法律地位和相应的行为,继续深化改革,破解难题,化解矛盾,消除阻力,推进军民融合向深层次发展。推进层面融合
当前所走的军民融合路子,就需要在经济建设中尤其是国家重大基础性工程项目中贯彻国防要求的同时,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军队保障体系以及国民经济动员体系。
国家在促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政策环境有所改善。2004年7月和2005年2月,国务院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和《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有关职能部门还制定出台了《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关于进一步推进民用技术向军用技术转移的指导意见》等政策规定。军队相关部门也出台了相关法规。
同时,体制改革取得了初步进展。2008年,国务院组建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民用工业和国防工业统一管理,并设置了军民结合推进司,制定了“军民两用技术双向转移”、“军民通用标准体系建设”等军民结合发展规划。
卢周来说,总体上,需要以深化国防科技工业体制和装备采购制度改革为抓手,消除军工企业“转民”和民营企业“参军”的双向进入障碍,加快形成一种有利于军民两大产业、两个市场、两种技术和两种管理的统筹协调、有机融合、良性互动,从而推进产业和企业层面军民融合。
卢周来认为要同时做好几件事:一是需要建立军工民企统一规范的市场准入制度,按照“小核心、大协作”的工作思路,对承担元器件、零部件等一般性装备配套任务的企业,应相对放松进入军品市场的管制;对承担核心部件和重大建设装备的企业,可以严格一些,加大把关力度。二是要以民用高科技为支撑,提高国防科技工业的核心生产能力,增强国防科技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三是以军民结合型产业为平台,增强国防科技工业对国民经济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带动力、辐射力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