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16版:新锐江西 上一版3
第16版            新锐江西
 

2011年4月12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江西5亿元打造“大职教”拟整合8家相关学校教育资源,组建职业教育集团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李英李晔/文

江西5亿元打造“大职教”

2008年4月,江西省委、省政府做出“两年基本完成全省国有工业企业改革任务”的重大部署。作为国企改革任务当中的一个重要补充部分,根据江西省委、省政府决定和省国资委安排部署,先后于2010年2月和9月,将国企改革中不再保留的冶金、石化、纺织、医药和电子等5家集团公司所属的7家职业院校委托江西省建材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建材集团)管理。此前,建材集团管理一家全国(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一年过去了,建材集团所属8家职业院校改革发展情况如何?面对“十二五”,他们做好准备了吗?改革平稳顺利管理创新结硕果

2011年初,江西省政府副省长洪礼和在江西省政府副秘书长胡世忠、江西省国资委主任李天鸥等领导陪同下深入8所院校调研时表示,“托管工作牢固树立服务大局的理念,实现顺利移交、平稳过渡,并始终做到了稳定就业和扩大就业相结合,企业稳定和社会稳定相结合,发挥人才专长与培养人才相结合,走出了国有企业社会职能改制的新路子。”

把脉学校托管工作为何平稳顺利,实现和谐发展?原因众多,择述二三。

首先,建材集团深入开展以“凝心聚力攻难关,创新创造促发展”为主题的创先争优活动,并贯穿于工作全局和全过程,推动建材集团党委和各院校领导班子高度统一思想,从讲政治、讲大局、讲党性的高度,带领广大党员和教职员工不折不扣落实上级领导部门指示和要求,全力以赴保稳定、促和谐、谋发展。

其次,全员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观念,正确处理“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关系,深入推进教学改革,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创新科学管理方式,明确“关心、支持、帮助、评价”工作原则,专门设立“学校管理办公室”,委派从事教育者管理教育,更好地全面统筹协调指导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等各项工作。

再次,是充分整合教育资源,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在招生、就业等关键环节出新招、创新绩:2010年8所学校共招生2万余人,比2009年多招生2000余人,在全省生源减少10%的情况下招生总数同比增长21%;组织8所学校组成就业联盟,举办2011届毕业生专场就业暨校企合作洽谈会,为1万余名毕业生提供与来自省内外324家知名企事业单位进行对接的机会,参会企业提供的平均薪酬达到每月1500元左右,再创学生就业质量和满意率新高。迎接“十二五”着力推进内涵建设

“十二五”时期,是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黄金时期,也是江西省省属国有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打造高端服务业的重要时期。建材集团和8所院校清醒地认识到,在改革创新让8所院校焕发了生机和活力的同时,面对未来,仍任重道远,必须抓住机遇,趁势而上,以着力加强内涵建设为主线,紧紧围绕江西新型工业化和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入推进教学改革,密切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江西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作出新的成绩,担当起做大做强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集团的光荣使命。

探索未来建材集团和各院校如何实现科学发展?措施众多,仍择述二三:

首先,加大教育投入,提升教学质量。以学校的“四项工程”建设(基础能力建设工程,职教师资培养选拔工程,实训基地建设工程和质量提升工程)和对学生的“四种能力”培养(继续学习的能力,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创新能力,立业创业能力)为抓手,努力提升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计划在“十二五”期间,8所学校每一年教育总投入不少于1亿元,用于全面提升学校办学实力。

其次,加强示范建设,加大校企合作。坚持“立足江西,面向全国,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服务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定位,充分发挥8所院校当中1所国家高职骨干(示范)院校、4所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的优势,以精品课程建设为抓手,以增强职业岗位针对性和适应性为准则,积极搭建校企合作互动平台,深入开展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段改革,有效提高课程建设的整体水平,带动其它学校共同发展,促进职业院校与企业、工业园区用工需求实现“无缝”对接。

再次,整合教育资源,组建职业教育集团。积极联合省内外相关企业和职业院校加盟,推动区域合作,促进资源优化和功能整合,发挥教育资源的聚集作用和辐射功能,形成学校、行业、企业、区域联动的“大职教”格局。并将职教集团建设成办学定位准确、内部管理科学、培养模式先进、专业特色鲜明、条件配备齐全、就业优势明显的职业教育联合体,全面提升职业院校整体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