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2版:政经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2版            政经
 

2011年4月12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接第一版)

来源:中国企业报  

(上接第一版)

全球焦煤市场的垄断情势已不亚于铁矿石。2008年,全球五大炼焦煤供货商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力拓等5家企业占据了市场份额的55%。

事实上,国际矿业巨头对焦煤的话语权已逐步提高。英美资源二季度炼焦煤价格已经确定在每吨330美元,较一季度上涨46%。该价格刷新了2008年创下的每吨300美元的历史高价记录。

不仅如此,近期全球最大的多元化矿业公司必和必拓,已通知日本主要钢企,从2011年4月份开始要对炼焦煤进行月度定价,以取代季度定价。争夺话语权第一步:国内焦煤整合启动

是被重组还是拿钱走人,是山西一家焦炭厂总经理杨海林最近思考的问题。

焦炭当前价格大致在每吨1800元至1900元左右。“企业基本上没什么利润。”杨海林说。

杨海林告诉本报记者,国内规模以上的焦化企业有800多家,产能过剩、集中度不高是这个行业最大的问题。

中国炼焦行业协会会长黄金干曾表示,中国焦炭的产能目前在3.9亿吨至4亿吨,产能过剩超亿吨。

“产量这么大,企业间互相压价,焦炭怎么可能卖上一个好价格?”杨海林说。

在王玲看来,中国焦炭行业仍处于高消费、低增长状态,煤涨焦降、本大利薄,整个行业处在用户主导的微利时代。

“焦炭行业大部分企业没有前途。”王玲称,随着钢铁及煤炭企业进入焦炭行业,整个焦炭行业的标准越来越高,焦炭企业进行上下整合是必要的。

作为焦炭的主产地,从2005年开始,山西发动了数轮煤炭资源整合,借此打压小煤窑,提高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山西煤炭在全球市场的话语权。

经过2009年的煤矿兼并重组,山西目前形成了4个亿吨级的特大型煤企,3个5000万吨、11个千万吨的大型煤炭集团。

最大的赢家仍是山西焦煤集团,其收购的169座地方小矿将整合成69座大矿;未来5年,山西焦煤集团将形成总产能2.6亿吨的百座煤矿,产能占全省焦煤产量的45%,寡头格局将使其拥有强大的价格制订权。

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山西炼焦煤保有储量占到全国的52.4%;炼焦煤产量占全国的1/3;焦炭产量占全国的20%、全球产量的13%,占世界焦炭贸易额的48%。

“我看了中钢协的报告,2015年钢产量将达到7亿吨、生铁产量6.65亿吨,对焦炭的需求量会越来越高,只有通过整合,才能让焦炭拥有价格上的话语权。”王玲告诉本报记者。

河北一家焦炭厂的负责人刚从山西考察回来,他告诉本报记者:“那边的煤矿整合今年基本上就能完成。只要挺得住,未来焦炭价格肯定会走高。”整合目标:多强并立还是一强独大?

有知情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焦炭行业进行整合还存在一些争议。

“在整合方面,目前不同部委提出的方案不一样,存在着是否要建立超级焦炭集团的争议。在焦炭行业中,焦炭企业到底是多强并立,还是一强独大?这个争议是很大的。”该知情人士说。

目前,山西省焦炭整合的前期准备工作正在快速推进,预计山西省《焦化行业兼并重组指导意见》的正式稿会很快出台。

“很可能在4月底之前,而山西省今年大力整合焦炭行业的序幕也将随之拉开。”王玲告诉本报记者。

山西省焦炭整合的首要目标是控制山西省焦炭总产能,“十二五”期间将不再批准单纯扩大产能的焦化项目。

在4月底前的这段时期,争议已经很激烈。关于山西焦炭行业的整合,之前曾有两种主要的路线:山西省发改委和山西焦化协会倾向于先组建国有大集团,再以此为平台重组民营焦化企业;而山西省经信委倾向于“多强并立”的方案。

“从近期发布《焦化行业兼并重组指导意见》的部门为山西经信委来分析,我们认为山西省政府更倾向于山西经信委的方案,不想一家独大。”王玲说。

早在2009年,山东曾经尝试了联合而非整合的方式。2009年3月,山东焦化企业集团以山东焦化集团有限公司(原山东铁雄能源集团)为母公司,联合全省45家焦化企业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以松散型方式自愿组成,年生产能力达3000万吨,销售收入达600亿元。

“这种办法在国际金融危机时管用,但不符合未来的发展趋势,有点一家独大的感觉,但实质上还大而不强。”有专家认为。

山西省内的企业比较认同“多强并立”模式。本报记者采访的4家焦炭生产企业均表示,由于山西省内民营焦炭企业比较多,多强并立有利于这些企业的生存,并自主选择重组方。

“要是多强并立模式被批准,我将考虑继续干下去。”杨海林说。

山东一家钢企中层告诉本报记者,多强并立虽然有利于钢企在采购焦炭时有更多选择,但也有可能和钢铁行业一样,多强并立会削弱焦炭行业整体的话语权,容易各自为战。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