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化的骨头长不出职业化的肉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丁是钉/文
行政化的骨头长不出职业化的肉
中超“海选”一再以其戏剧性吸引人们的眼球。从“电影速度”的公开招聘,到鲁俊身陷“诈骗门”,中超总是在挑战公众对于公开招聘的认知。
现在,如果用“走过场”来评价中超公司的“海选”,那其实真的是一种表扬,因为在许多必要的程序和环节上,中超连“过场”都懒得走。
深层次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中超到目前为止还不是一个真正的公司,而只是依附在足协身上的一个附属品。浓重的行政化色彩和官本位意识,让中超可以无视所有的市场规则。
中超一再声称公开招聘是带着“管办分离、健康发展”的良好意愿,但事实上,展现在公众面前的却完全是“管办不分”的现状。比如,向中超董事会拿出推荐名单的两个人,一位是董事长于洪臣,一位是秘书长刘殿秋,而这两个人还同时兼任足管中心副主任和职业发展与监管部主任。按照现代公司治理机制,招聘总经理应当是公司董事会的职能,足管中心介入招聘事宜恰恰是“管办不分”的表现。再比如,鲁俊用来反驳“内定”说的证据是“我当这个总经理,是经过总局审批的”。这种说法本身反证了本次“海选”是有行政干预的。
行政化色彩和官本位意识的存在,让中超公司更像是一个官方机构,而不是一个市场化的公司。因此中超公司更看重的是上级的“脸色”,而不是市场的反映。这就不难理解中超为什么不愿意学习和遵守市场规则和惯例。
指望没有职业化意识和职业化能力的中超公司实现职业化的转型,并由此带动中国足球走上职业化的路径,只能是一种美好的愿望。事实上,在中超公司市场化的过程中,去行政化是一个必要性的前提,除此之外,别无选择。而要实现这样一种脱胎换骨式的蜕变,仅仅依靠中超的自觉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外部强大市场力量的推动。
中超“海选”以一种极端的方式暴露出“行政化公司”在选人、用人机制上的弊端,也从更深层次上反映出“行政化公司”的反市场倾向,这是中国经济市场化进程以及经理人职业化进程中的严重阻碍。这为那些期望“行政化公司”能够自觉向“市场化公司”转型的良好愿望打了一针“清醒剂”。
中国许多制度和规则的变化,都是由热点事件所催生的。或许鲁俊的“商业诈骗门”事件,能够让中国企业的用人机制变得更加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