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企业报

第04版:上市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4版            上市
 

2011年4月1日 星期    返回版面目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焦炭期货四月登场钢铁业健全风险规避

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见习记者刘成昆/文

焦炭期货四月登场钢铁业健全风险规避

3月22日,中国证监会批准大连商品交易所推出焦煤期货交易品种。3天后,铅期货登陆上海交易所,首日成交354.64亿元,成为三大商品期货交易所涨幅最大品种。让人对焦炭期货的市场行情产生无限期望。

焦炭期货是国内首个煤炭类期货品种,并有望于4月11日正式推出。大连商品交易所总经理刘兴强对外宣称,这对国内炼焦及钢铁产业企业而言,有了更多的风险管理选择。但有分析师认为,因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市场必将呈现观望状态。

中国化工网长期关注焦炭的分析师逯漫告诉本报记者,焦炭自然属性稳定,属于非危险品,便于储运,便于期货仓储和交割;焦炭市场化程度高,定价完全市场化,有利于期货交易和交割的平稳进行;焦炭生产贸易量大,生产消费企业众多,自由流通的贸易量在2.4亿吨以上,符合大宗商品现货贸易要求;焦炭现货贸易区域集中,主交割区交通条件便利,运输方式灵活多样,便于组织交割。市场波动风险年超4400亿

除了便利,焦炭期货的推出也有其必要性。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焦炭生产和消费国,2010年产量达到3.88亿吨。近年来,焦炭价格波动频繁,不仅对焦化厂的生产利润产生直接影响,也显著影响到钢厂的生产成本,价格波动已经成为影响企业稳健经营和行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对推出焦炭期货的呼声很高。由于没有对应的期货交易,焦炭生产、贸易和消费企业都只能被动地承担价格波动的风险,不利于上下游行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有关部门测算,2008年价格波动导致的市场风险值超过4400亿元,产业链上相关行业面临很大风险,相关企业需要焦炭期货作为规避风险的工具。2009年钢材期货上市后,不少钢铁企业认识到期货交易在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方面的重要作用,希望推出焦炭期货,以满足企业经营和发展的需要。

大连商品交易所早在2007年就开始对焦炭市场进行了全面调查和研究,并于2009年完成了焦炭期货合约和规则设计初稿,2010年向中国证监会申请立项。3月22日,证监会正式批准。

根据各方的观点来看,焦炭期货的推出,仅为焦炭企业和钢厂平衡利润与成本所用。大连商品交易所品种部研究员李洪江近日表示,焦炭交割标准品对应的基本是国标一级焦,替代品大致相当于国标中的一级半至二级焦,标准品和替代品覆盖了焦炭总消费量的80%左右。有助于钢铁企业保值

逯漫认为,焦炭期货的推出便于具有一定规模、技术先进的企业依托在人力、财力和管理方面的优势,更好地利用期货市场主动应对市场变化,有效规避市场风险,持续做大做强,从而实现整个行业的结构优化,提高行业整体技术装备水平,并有助于缓解产能过剩。高污染、高能耗、浪费资源的中小焦炉将逐步被淘汰,焦化行业逐渐向着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大连商品交易所总经理刘兴强认为,焦炭期货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深入,钢铁工业将继续拉动焦炭消费,在废钢存量尚不足以形成回收经济模式之前,焦炭作为高炉炼铁不可或缺的基础原料,其生产和消费将继续保持较大规模。焦炭产业结构将不断优化,市场主体参与程度将会越来越高。钢铁企业将利用焦炭期货实现上下游的双向保值。

但逯漫认为,对于受到上下游产业链双重夹击的焦炭行业来说,焦炭期货将在大连商品交易所上市无疑让整个行业有了幻想的空间。但焦炭的价格波动频率在短期内不会出现太大改变,目前,资源、运输等方面的垄断,造成焦炭成本相对较高,加上国内钢厂产量的不稳定性,对焦炭的需求没有保障,所以短期来说对焦炭的定价不会出现太大改变。焦炭期货的推出最直接的利好就是钢企可以通过期货平台对未来成本进行预测。

中期期货煤炭分析师闫进认为,虽然焦炭期货为上下游企业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规避风险的工具,但现在焦炭以直销为主,定价双方商讨确定。焦炭的协议价格是每月商定一次,而焦炭期货的价格每天都会变化,焦炭期货推出以后,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究竟谁主导定价权,都会存在争议。因此,无论是卖方,还是买方,都会有观望态度。并且大企业有自己的焦炭生产厂,对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都未必持多大热情,而期货定价机制的形成,必须有大批上下游企业参与进来,否则期货的价值发现意义便无从谈起。

关于我们 | 报纸征订 | 投稿方式 | 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中国企业报》刊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企业报社。未经报社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企业报》刊发的内容用于商业用途。如进行转载、摘编,必须在报社书面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作品来源"中国企业报"以及相关作者信息。
本站地址: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701050 传真:010-68701050
京ICP备1101364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256号